400-8099-707
当前位置:

离子色谱项目商业计划书(节选)

发布时间:2019-04-09 09:52:13

导语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应用特点一、产品定义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故又称高效离子色谱(HPIC)或现代离子色谱,其有别于传统离子交换色谱柱色谱的主要是树脂具有很高的交联度和较低的交换容量,进样体积很

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应用特点

 
一、产品定义
 
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故又称高效离子色谱(HPIC)或现代离子色谱,其有别于传统离子交换色谱柱色谱的主要是树脂具有很高的交联度和较低的交换容量,进样体积很小,用柱塞泵输送淋洗液通常对淋出液进行在线自动连续电导检测。
 
通常情况下,离子色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离子交换色谱、离子排斥色谱、离子对色谱。
 
二、应用特点
 
离子色谱主要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包括地面水、饮用水、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酸沉降物和大气颗粒物等样品中的阴、阳离子,与微电子工业有关的水和试剂中痕量杂质的分析。
另外在食品、卫生、石油化工、水及地质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离子色谱仪分离测定常见的阴离子是它的专长,一针样品打进去,约在20分钟以内就可得到7个常见离子的测定结果,这是其他分析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关于阳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与AAS和ICP法相比则未显示出优越性。
 
第二节 离子色谱行业发展历程
 
1975年美国科学家H. Small先生等人首先提出了离子色谱有关原理和设想,并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离子色谱仪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离子色谱仪器,同时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开始研究离子色谱仪器,在核工业第五研究院刘开录研究员的带领下我国第一代离子色谱仪在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诞生,并于1983年6月通过了专家鉴定。
 
同时国家非常重视离子色谱的应用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均列有离子色谱仪技术攻关项目。
 
1993年底有上海分析仪器厂承担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离子色谱仪”通过国家鉴定。
 
2002年3月有中科院生态中心和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IC95离子色谱仪”在牟世芬教授的领导下顺利完成,并通过国家鉴定。
 
国内第一台耐压达4000Psi的全塑系统离子色谱仪诞生。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分化在国内相距诞生了多家离子色谱仪研发生产制造公司。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期也是我国离子色谱仪技术发展比较快的几年,相距诞生了几家在国内离子色谱行业中比较有名气的企业: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青岛普仁仪器有限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历元电子仪器技贸公司、成都科技大学(其特色在国内低压离子色谱技术方面)等单位。这些单位基本上都有完整的研发、生产制造、应用开发、销售维护体系。并且占有一定的国内市场的分额。为我国的离子色谱技术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略……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
 
2009年1-6月,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5-2009年中国GDP季度走势图  单位:%
各产业累计增加值走势图  单位:%
 
用支出法核算,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占53.4%,拉动3.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占87.6%,拉动6.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占-41%,下拉-2.9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内需的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净出口对GDP的下拉作用,尤其是在投资强劲增长的刺激作用下,最终实现了上半年7.1%的GDP增速。
 
1、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工业利润降幅趋窄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在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加快,而高载能行业生产低位回升,其中包括有色、建材、化工、石油加工业。分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增长6.6%,轻工业增长8.2%。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之下,重工业增速严重下滑,较轻工业增速发生逆转。然而5月份之后,重工业增速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势头,从而使得二季度的增速较一季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2、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投资结构改善效果明显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
 
3、国内市场销售增长较为平稳,县及县以下增长缺乏后劲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元,增长16.4%。从上半年整体来看,县及县以下销售增长要明显快于城市的销售增长速度。但是从单月数据来看,双方呈现出了相反的走势。2月份,县及县以下销售增长较城市的销售增长速度高出了4.7个百分点,达到了近期的一个历史高位,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其差距逐月收窄,6月份,城市销售增长反超县及县以下的销售增长0.05个百分点。
 
去年同期,我国的价格总水平处于较高的位置,受上年同月基数过高的影响,6月份的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3%,较上月降幅扩大了0.4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4%。随着08年下半年价格指数的逐步回落,在未来几个月内,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降幅将逐步收窄,尤其是受益于去年第四季度该指数的相对低位,今年四季度,零售价格下降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负面影响将有望减弱。
 
4、PPI和CPI数据持续双降,翘尾因素影响四季度减弱
 
2009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自今年2月份以来,CPI和PPI双双步入负区间运行,PPI降幅逐月下探,屡创新低,6月份CPI更创十年新低。6月份CPI、PPI数据均不太乐观,最主要的是环比也出现下降,市场普遍预期的“通胀”短期内难以出现,“通缩”风险并没有消除,而且有可能还在恶化。
 
2008—2009年7月CPI、PPI走势分析  单位:%
 
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8.7%,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1.2%,此外,6月份PPI翘尾因素达到了-6.02%,因此上表现为6月份PPI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整体上来讲。当前流动性充裕推动一些基础性产品价格明显反弹,但与去年高位比仍然较低,特别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上仍处于下跌通道中。从供求看,我国工业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进而抑制我国PPI的快速回升。当前影响CPI下降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翘尾因素,6月份CPI翘尾因素达到了-1.3%,其下拉作用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将一直持续。到10月份,翘尾因素将逐渐减弱为-1.0%,11月份进一步减弱为-0.2%。
 
从消费物价水平来看,核心CPI(剔除食品与能源)的变化幅度相对较为平稳,造成CPI变化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和能源,尤其是食品对CPI变化的影响最大。
 
我国的粮食价格经过了前期的持续下跌之后,最近几个月走势相对平稳,价格小幅回升。从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指数来看,我国鸡蛋价格自07年高位回落以来,始终保持在相对理性的水平,其降幅一直较为平稳,并且在最近几个月呈现出小幅回升的态势。相对于鸡蛋而言,我国猪肉价格波动比较剧烈。我国猪肉价格自去年的历史高位开始回落,价格不断下挫,并且目前尚无法看到止跌回稳的迹象,这也是造成CPI连续负增长的因素之一。当前某些地区的猪肉价格已经低于其生产成本,生猪的生产和存栏也较前期明显的减少,随着生产周期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家干预猪肉价格意向的逐渐强烈,肉类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随着后期肉类价格的止跌回稳,食品价格将触底回升,从而带动CPI的企稳回升。随着翘尾因素影响在第四季度的逐渐消失,CPI有望在年底重新步入正增长区间。
 
5、对外贸易持续大幅下降,贸易顺差略有减少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9461.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3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5.9亿美元,下降25.4%。累计贸易顺差969.4亿美元,下降1.3%,净减少13亿美元。其中6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2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7%,环比增长11.2%;其中出口954.1亿美元,同比下降21.4%,环比增长7.5%;进口871.6亿美元,同比下降13.2%,环比增长15.6%。
 
(二)2009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2009年,在国家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初步遏制了增速快速下滑的局面,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尤其是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9%,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减速的趋势。一揽子政策的刺激作用和我国中长期发展有利因素将共同推动下一阶段经济继续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
 
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在进一步消化房地产库存的同时,将面临消化过剩产能的严峻挑战。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性产能过剩,将使我国“去产能化”过程任重道远。对此,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和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下半年经济回升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和我国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对下半年经济的不利影响。其中,有六大因素将影响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
 
1、工业生产增速将继续稳步反弹。
 
2009上半年,工业生产基本完成了“去库存化”任务,部分产品库存量下降幅度超过实际需要。下半年,在宏观经济与市场需求预期改善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将进入库存温和回补阶段。
 
下半年在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触底企稳的影响下,中国对外出口加速下滑势头将得到抑制,预计降幅略有收窄,这将有利于工业出口交货值逐步回升,促进下一步工业生产平稳恢复。另外,工业生产先行指数PMI已连续6个月上升,3月份以来一直处于收缩—扩张分界线之上。先行指数走高预示下半年工业增长将稳步提高。
 
综合分析,初步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比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但这一水平仍低于近20年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9%)。
 
2、下半年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刺激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土地市场升温提高了地方政府收入和资金配套能力、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及房地产市场的量价齐升,下半年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趋势;但新增贷款猛增势头不可持续、企业效益仍在下滑、外需低迷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对投资增长会产生抑制作用,投资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
 
初步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3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左右。由于存货投资调整主要发生在一季度,预计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季提高,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3、扩大消费政策进一步加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稳定增长。
 
1)居民收入稳定将促进消费继续升温。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的影响下,预计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将继续扩大。
 
2)政策推动新消费热点形成。家电等产品将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新的消费热点。一方面,下半年随着家电下乡产品种类扩大和品质提高,农村家电销售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国务院出台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措施将推动城市家电市场消费走高。此外,由于社会各界对未来通胀预期增强,贵重保值商品消费亦将快速增长。
 
3)房地产、汽车等主导市场消费情况好转。其中,住房消费有望持续回升。由于目前住房需求主要是改善性和投资性需求,购房者经济实力和支付能力较强,稳定的购买能力将推动下半年住房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汽车消费将稳步提高。鼓励汽车报废、扩大汽车下乡的补贴范围、支持农民直接购买轻型载货车等汽车消费政策不断完善,将促进我国汽车消费继续快速增长。预计下半年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将逐渐由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扩展,价位低、耗油量少的汽车销售继续增长。
 
总体来看,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加之在政策效应和长期因素的推动下,消费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就业压力较大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消费者信心仍处于历史低位会影响消费水平。初步预计,2009年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760亿元,名义增长15.0%。
 
4、外贸出口降幅有望逐步收窄,贸易顺差额有所下降。
 
在外需回暖、政策显效、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降幅将呈现收窄趋势。
 
1)外部需求恶化情况有望缓解。5月份美国商品零售额上涨0.5%,为4个月以来最大涨幅,制造业景气指数达到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欧元区、日本部分经济领先指数也出现连续几个月上行走势,这预示经济运行持续恶化趋势将有所缓解。主要贸易伙伴国下半年经济趋稳,将有利于中国外部需求环境改善,预计出口降幅将有所收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下半年进口降幅有望明显收窄。
 
2)外贸扶植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首先,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放宽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加工贸易台账准备金“由实转改为名转”等措施将降低出口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出口能力;其次,实施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人民币互换协议范围有利于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进出口意愿;再次,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扩大出口保险覆盖率,可以促进未来出口产品海外市场份额增加。
 
3)进出口价格回升将导致名义增速降幅减慢。一方面,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出现触底反弹迹象,预计下半年石油、粮食、有色金属等商品在世界经济趋稳背景下将继续保持波动向上走势,带动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回升。另一方面,去年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达到峰值,此后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价格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将稳中趋升。因此,由于价格因素导致进出口名义增长下滑的趋势将有所减轻,进出口尤其是进口名义增速逐渐向实际增速靠近。
 
综上所述,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下降幅度减缓,全年预计下降17.5%左右;进口降幅较上半年明显减小,全年下降16%;全年贸易顺差规模下降到2200亿美元左右。
 
5、物价下行周期即将结束,年内CPI有望由负转正。上半年,新增贷款高达6.37万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倍,也远超出全年5万亿元的调控目标。不能忽视货币信贷供应高速增长对未来价格上涨的影响。此外,流动性大幅增长以及全部球性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预期逐渐强烈。
 
另据测算,09年下半年CPI翘尾因素由上半年的-1.5%减弱为-0.9%,至12月份变为零。因此,基数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弱。但油气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水等公共产品价格上调的影响,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等,使得新涨价因素逐步增加,当然,产能过剩将抑制物价回升,夏粮保持连续六年增产,粮食供应充足会对消费价格上涨形成较大抑制作用。
 
总体来看,三季度CPI和PPI仍将呈负增长态势,PPI跌幅甚至可能会加大。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逐步回升,翘尾因素影响减轻,输入型价格上涨动力加大以及流动性等因素,预计CPI年底前将出现正增长,而PPI增速年内难以回正。初步预计,CPI全年同比下降0.5%左右,PPI同比下降5%左右。
 
6、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新增长点培育难度较大。
 
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目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一方面,2003-2007年我国经济持续五年平均11%的高增长形成了大量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外需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外向型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异常突出。此外,目前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带有全球性,而且具有复杂性,不仅落后产能存在过剩,部分先进产能也存在过剩,给“去产能化”加了难度。
 
2)“调结构”进展较慢,培育新增长点难度较大。随着经济运行底部的逐步得到确认,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不遗余力地确保增长”逐步转向“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注重培育新增长点”上来。当然,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培育新经济(310358基金净值,基金吧)增长点的任务更加艰巨。
 
3)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存在问题。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低,使得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倘若这一态势继续蔓延的话,不仅会影响投资项目的如期实施,也会给中央的经济刺激计划“拖后腿”,阻碍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4)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目前,尽管新增贷款规模较大,但是部分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股市、房市,尤其在通胀预期抬头的情况下可能会催生新的资产泡沫。如果金融管理部门收紧信贷,则可能会影响部分需要信贷资金的企业,进而可能抑制经济回升,如果继续放宽信贷,则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多,资产泡沫重现。此外,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争取到中央投资项目之后,配套资金难以跟上,有的地方项目甚至连资本金都比较困难,这些项目只能依靠贷款维持,特别是项目上马以后,面临后续资金缺乏。央行如果收紧银根,部分项目可能无法推进,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产生新的呆坏账;如果继续给予贷款,则可能面临新增贷款过多等压力。
 
综合考虑社会总供求各项因素和上年基数,2009年经济增速将逐季回升,经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单位:亿元,%
 
二、2009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宏观经济政策在第四季度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不排除进行局部的微调,但政策主基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政策目标将从上半年单纯突出“保增长”转向下半年“保增长与调结构并重”,四季度还可能通过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增强经济活力。
 
短期刺激需求的扩张政策不会在四季度退出。货币政策将真正回归“适度宽松”的轨道,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将保持稳定,均不会被上调。信贷在经历上半年的“井喷”之后,下半年将保持平稳,按全年10万亿预计,月均4400亿元,四季度会略高于三季度。流动性仍然充裕,预计年末M2增速在22%左右。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贯穿全年,财政支出预计在四季度尤其是年末会集中释放。为配合下达的三批中央投资项目,财政支出在上半年安排较多,随着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在三季度代发完毕,财政支出预计在四季度尤其是年末会集中释放。税收政策方面,除继续实施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之外,资源税改革有望在四季度出台。
 
在“调结构”方面,除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还可能有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包括水、煤、电、燃气等资源和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二是出台刺激民间投资的政策,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推进民营资本的投资自由化,三是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实现“有就业的增长”。
 
前瞻地看,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同时,还有必要实行深层次的改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就今年四季度来看,结合扩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保民生,有关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可能会出台。预计,关注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可能会在初次分配环节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二是在再分配领域会强调国企分红、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第二节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关于离子色谱的部分相关标准:
 
1、部分国际标准
 
GB/T 13580.5-1992《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规定了测定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离子色谱法。适用于大气降水样品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
 
GB/T 11446.7-1997《电子级水中痕量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离子色谱测试方法》,规定了电子级水中痕量氯离子(CL-)、硝酸根离子(no3-)、磷酸根离子(PO43-)、硫酸根离子(SO42-)的离子色谱测试方法。适用于电子级水中痕量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测。
 
GB/T 11733-1989《居住区大气中硫酸盐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离子色谱法》,规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硫酸盐的浓度。适用于居住区大气硫酸盐浓度的测定。
 
2、部分行业标准
 
JJD 1008-1991《离子色谱仪》
 
JJG (地质) 1008-1990《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
 
JJG (教委) 020-1996《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
 
JJG 823-1993《离子色谱仪》
 
3、部分国际标准
 
ISO 10304-3-1997
 
水质.用液态离子色谱法测定已溶解的阴离子.第3部分:铬酸盐、碘化物、亚硫酸盐、硫氰酸盐和硫代硫酸酯的测定
 
ISO 10304-4-1997
 
水质.液态离子色谱法对非溶解阴离子的测定.第4部分:低污染水中氯酸盐,氯化物,亚氯酸盐的测定
 
固定源排放物.二氧化硫质量浓厚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BS EN ISO 10304-4-2000
 
水质.液态离子色谱法对非溶解阴离子的测定.低污染水中溶解氯酸盐、氯化物和亚氯酸盐的测定
 
第四节 产品技术发展现状
 
1、离子色谱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仍然是国内离子色谱仪最为主要的检测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目前国内的厂家基本上采用二种形式:一种是以上海天美公司、北京历元公司为代表的双电极脉冲电导检测器,另一种是青岛普仁公司、青岛盛瀚公司为代表的五电极电导检测器。
 
单从电导检测器技术来看,目前国内的电导检测器与国外电导检测器技术的差距不是很大,其技术指标差距基本上均在一个数量级上。
 
除了电导检测器外,国内离子色谱也可以配置紫外检测器和脉冲安培检测器,但使用率很低。
 
2、离子色谱输液泵
 
国内离子色谱仪输液泵除了极少数一二家采用了以PEEK材料为主的全塑泵外,基本上都是用液相的金属泵来代替离子色谱输液泵,并且基本上都是平流泵,在这类平流泵中,国内平流泵的流量范围、精度、重复性方面与国外的同类水平的差距不是很大,基本上能够满足常规的应用分析需要,但在离子色谱方面国内几乎没有厂家提供梯度输液泵,所以在拓宽应用分析领域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进样系统
 
目前国内的离子色谱仪基本上均采用美国 RHEODYNE公司生产的手动高压六通进样阀(国内有些离子色谱厂家也用国产的手动六通进样阀,但在综合技术指标方面明显低于美国RHEODYNE公司的产品,使用故障率很高),但国外离子色谱仪生产公司目前较多的是采用美国RHEODYNE公司生产的自动切换高压六通进样阀。
 
自动进样器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系统,由软件控制,自动进样、装样、清洗,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但自动进样器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只有高档仪器才会配备。目前国内的离子色谱仪基本不配自动进样器。略……
 
第五节 产品工艺特点或流程
 
离子色谱分析仪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分析仪器,在离子色谱分析仪的控制电路设计中,为了完成复杂的控制要求,硬件设计中采用了嵌入式PC作为控制核心;软件设计中则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针对特定的系统硬件接口,设计了μC/OS-Ⅱ下的底层驱动函数,并通过多任务应用程序的设计,最终实现了稳定可靠的离子色谱分析仪。
 
离子色谱仪整个系统由储液罐、柱塞泵、进样阀、分离柱、抑制柱、检测器和数据记录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第六节 国内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离子色谱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分析技术。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离子色谱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仪器将向一体化、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新的固定相将会不断出现。
 
1、新一代离子色谱固定相
 
与常规的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相比较,离子色谱固定相的效率尚不及常规高效液相色谱的1/3。因此,提高离子色谱固定相的效率还有相当大的余地,但传统的离子色谱固定相采用聚合物作载体,要提高效率有相当大的难度,新一代的固定相可望采用新型的材料,一方面可适用的pH范围更广;另一方面,采用新型的流动相可以调节淋洗液在中性条件下,就可以采用传统的硅胶作为离子色谱固定相,已经证明硅胶型固定相在反压、效率等方面优于聚合物固定相。
 
与高效液相色谱一样,整体式离子色谱固定相也将是今后离子色谱固定相发展一个重要趋势,随着整体式固定相制备方式的不断改善,整体式离子色谱固定相将广泛使用,并且这也会促进离子色谱快速分离和微型化。
 
2、微型化离子色谱
 
90年代开始,出现在2mm微孔型离子色谱系统,微孔型离子色谱系统的特点是样品量少,淋洗液用量低,检测灵敏度更高。随着离子色谱仪系统进一步完善和离子色谱对微量分析(对生物样品)的需求,微型化离子色谱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商品化。特别是整体式固定相、化学芯片的发展及生命科学的分析需求,成为离子色谱微型化发展的催化剂。作为离子色谱的关键单元抑制器制约了离子色谱微型化的发展,厦门大学胡荣宗教授提出,抑制器和电导检测的一体化思路可望为离子色谱微型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联用技术
 
与其它液相色谱技术一样,离子色谱与其它的分析技术联用也将是今后离子色谱的趋势。虽然离子色谱的联用技术起步比较晚,但离子色谱的联用技术有如下特点:
 
1)离子色谱采用抑制器,而与质谱联用时实际上是除盐作用,因此离子色谱可以方便地与质谱通过多种方式联用,不必担心高盐淋洗液对质谱产生影响
 
2)离子色谱与ICP或ICP/MS的联用更为方便,特别适合于元素的形态和价态的分析,另外也可以去除高背景复杂基体对测定干扰问题。
 
4、生命科学为分析对象
 
由于离子色谱的淋洗液为水溶液体系,而检测信号为电化学响应,与生命科学体系比任何其它类型的色谱更为接近,因此离子色谱的研究对象除了目前的环境、能源、电子等,将会更多地转向生命科学,而随着固定相效率的提高和检测方式的多样化,除了糖类、氨基酸等生物小分子,进一步扩大到大量水溶性可离解的化合物,包括多肽、蛋白质、核糖等中大分子化合物,并随着离子色谱微型化进一步实现在线、原位检测。略……
 
第七节 美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位于美国硅谷的戴安是世界离子色谱仪的先驱,戴安公司是全球最好的离子色谱柱制造商,全球大多数标准方法都指定戴安公司的某个型号色谱柱开展特定的分析工作,比如电子线路板行业遵循的IPC650标准就指定使用戴安的AS4A色谱柱。戴安公司的离子色谱仪分析柱全部由戴安自行研制和开发,品种达40多种,戴安ICS-90型离子色谱仪可以兼容各类离子色谱分析柱,完全满足各种分析测试的需要。其它同类产品厂家开发研究分析柱的能力都较差,大多为OEM产品,且品种不足10种。
 
戴安公司从2003年底推出ICS系列离子色谱仪,至2008年,仅ICS-90一个型号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用户已经超过了459个,据不完全统计,比其它同类产品在中国13年来销售业绩的总和还要多。
 
第八节 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
 
1、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具有完整的、规范的企业提供具有商品化的离子色谱分离柱和抑制器公司。
 
2、国内离子色谱仪制造商在应用方法开发方面明显落后国外离子色谱仪制造商。国内离子色谱仪的企业能够提供的应用分析方法非常少,国外几家离子色谱仪公司往往能提供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应用分析案例。
 
3、在标准制定方面我们也明显落后国外,就拿饮用水的检测为例:美国EPA分析方法(饮用水方法502.2):测定了饮用水中60种挥发性有机物。由光离子化检测器检出其中37种化合物,电导检测器检出其中44种化合物。
 
4、国产离子色谱仪在现阶段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的常规应用分析的要求。但国产离子色谱仪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的离子色谱技术相比估计落后5~10年左右。
 
第九节 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离子色谱仪的新材料,新技术将是离子色谱仪行业研究的重点。我国将会实现技术先进的离子色谱分离柱和抑制器等关键器件的国产化,进一步缩小与国外技术水平的差异。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型离子色谱仪、新型分离方法以及新的检测手段的应用。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