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自由锻造产品项目商业计划书(节选)

发布时间:2019-01-21 08:44:29

导语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1、自由锻造定义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锻造可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两类。自由锻造按其设备的不同,又可分为手工锻和机锻两种。手工锻是靠人力和手工工具使金属变形,只

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1、自由锻造定义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锻造可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两类。
自由锻造按其设备的不同,又可分为手工锻和机锻两种。手工锻是靠人力和手工工具使金属变形,只能生产小型锻件;机锻是利用机器产生的压力使金属变形,是常用的锻造方法。
2、自由锻造中应注意如下安全问题:
1)自由锻造作业一般应设掌钳工一名、司锤一名及辅助工等操作人员,并由掌钳工统一指挥。
2)上砧块或模具的紧固楔铁,外露长度不许大于50mm。以免碰伤工人的头和肩部。
3)蒸汽锤滑阀不得滴水和凝水,防上落在热坯料上后热汽、热水喷溅伤人。
4)使用手持夹钳、工具、料叉时.不允许将手柄对准自己的胸腹或对着别人,只能朝身体侧面的方向放置。用料叉、吊钳转运工件或坯料时,不许用自己身体压住长柄作平衡重量。
5)不可在砧座上偏心锻打,以免锤杆、导轨、锤身发生断裂或工件飞出伤人。
6)司睡工作处要设防护挡板,以防热物或炽热氧化铁皮溅伤(同时也可隔热)。
7)锻造中使用的剁刀、垫块等工具的击打面应平整,锻打时应扶平正,防止工具、工件因侧向受力飞出。操作者站立的位置应避开物件可能飞出的方向。
8)操纵杆或脚踏杆要经常检查,脚踏杆应加设防护罩。操纵部件如失效应立即更换。锻锤、砧座等工具,加有裂纹或不平整应立即停止使用。
第二节 行业发展历程
早在1934年日本入侵我国东北以后,就在沈阳、大连建立机械厂安装了20MN、40MN自由锻水压机生产大锻件。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这些锻造设备被友军拆走了。由中国人自已设计制造自由锻液压机和生产大型锻件的时间不长,仅有50多年的历史。现在回顾我国设计制造自由锻液压机和生产大型锻件的历史,基本上分以下几个阶段。
1、恢复时期(1949~1952年)
这3年,我国的锻造工业是处于修旧、利废和搞建设的创业前期。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向我国赔偿了一批锻造设备,有10MN、12MN、20MN自由锻水压机各1台、30MN自由锻水压2台,5t蒸汽锤2台,以及3t以下蒸汽锤约5台。这些设备一直存放在几个省市的仓库中锈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主管部门就着手部署日本赔偿锻造设备的使用单位,并进行修复,设计和建造厂房,砌筑加热炉、热处理炉和其他配套设施。这批锻造设备虽然已经阵旧,锻造水压机大部份是蒸汽增压式,结构落后、性能较差,但都是当时的“国宝”,在创业时期为制造大型机器设备提供大锻件。
2、创业时期(1953~1957年)
1953年首先将日本赔偿散存在鞍山的20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在沈阳重机厂安装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家生产大型锻件的企业,也是培养大锻件生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摇篮。通过对日本赔偿水压机的修配工作,成为我国能设计制造锻造水压机的第一家企业。
1953~1957年我国进入第一个5年计划,在苏联援建的几个企业中,有8MN、12.5MN、20MN、30MN、60MN自由锻水压机约8台。
1954年将日本赔偿的10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后,在我国自已设计建设的太原重型机器厂安装试生产。另1台日本赔偿的12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后放在上海彭浦机器厂。
1957年在太原重型机器厂还安装了两台水压机,一台是从捷克进口的30MN水压机,该压机原是上海101厂用作封头热压,因整个建设项目取消,而压机己同捷克签订购货合同并投产,若取消合同,经济损失较大,只能改作自由锻造,因此该30MN水压机立柱间距呈四方形(注:作为自由锻水压机立柱间距为长方形),该压机于1990年拆除,改用太重自已制造的31.5MN自由锻水压机,该压机于2005年拆除,又改用自制45MN自由锻水压机代替。
1957年在太原重机厂同时安装一台25MN自由锻水压机,该压机由沈阳重型机器厂将日本赔偿的30MN自由锻水压机修配而成。原压机缺少底座,立柱有较深伤痕,机加工后直径减小,经核算改为25MN。由于该压机为蒸汽增压式,同车间还有捷克30MN水压机,生产任务不多,基本设有开动,约于1989年拆除,去向不明。
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太重自行设计的31.5MN自由锻水压机尚未投产,而沈重有25MN自由锻水压机全套图纸,先后制造约10台供各厂使用,这就是我国25MN自由锻水压机的来历。
在建设第一重型机器厂时,苏联原设计仅有8MN,12.5MN自由锻水压机各一台。我国政府提出重机厂无大型锻造水压机将不能生产大型机器设备,大锻件不能靠进口的意见后,苏联改变了设计,增加从捷克进口的60MN自由锻水压机一台。在厂房建设完成后,将日本赔偿的另一台30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安装在车间端部,由于该锻造水压机周边面积太紧无法生产,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于1968年拆迁到洛阳矿山机器厂,该30MN自由锻水压机迄今仍在运行。
创业时期仅沈阳重机厂20MN自由锻水压机生产大锻件,产量约5000t。其他锻造水压机尚处于建造厂房和安装设备阶段。创业时期安装的自由锻水压机都从国外进口。
在这段时期,我国派出一批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到苏联乌拉尔重机厂、新克拉马托重机厂学习大型自由锻件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回国后分派到各重机厂的水压机车间工作,为我国的大锻件生产打下了扎实基础。
3、发展时期(1958~1975年)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各行各业都得到很大发展,从1958年起我国的经济进入大发展时期,为满足矿山、冶金、轧钢、电站、石化、造船等工业所需大型锻件,由中国自已设计、制造了10MN、12.5MN、16MN、20MN、25MN、30MN、60MN、80MN、125MN自由锻水压机40多台。
自1958年起,主管我国机械设备生产的第一机械工业部,为满足机械工业发展所需大型锻件,除在其部属企业增加自由锻水压机的同时,还在几个行政区规划建设北京铸锻中心(后改为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北京重型机器厂)、天津铸锻中心(后改为天津重型机器厂)、武汉铸锻中心(后移交给六机部,现名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合肥铸锻中心(后改为合肥重型机器厂、合肥铸锻厂)、陕西铸锻中心(后改为陕西重型机器厂),这些铸锻中心都有12.5MN、25MN自由锻水压机各一台,仅合肥铸锻中心有一台12.5MN自由锻水压机。当时规划布点铸锻中心目的是搞地区性的大型铸锻件专业化协作基地,但后来由于受其他原因的影响,这些铸锻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制造机械产品综合功能的重机厂,使本来计划搞专业化协作生产大型铸锻件成为泡影。
之后在“大而全、小而全”以及要在每个省都要建成一个不同规模等级和不同技术水平、又能自行配套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设思想指导下,在一些省市建设重机厂安装16MN或12.5MN自由水压机,如杭州重机厂、长沙重机厂、济南重机厂、昆明重机厂、福建三明重机厂、吉林重机厂、金州重机厂、常州锻造厂等。
1958年广东省在建设广州重机厂时,首先采用由沈阳重机厂制造的25MN自由锻水压机。
1959年开始筹建第二重型机器厂,拟新增8MN、16MN、20MN、31.5MN、60MN、120MN自由锻水压机共6台,后来因缩减产品生产纲领,相应减少自由锻水压机数量,调整为12.5MN、31.5MN、120MN共3台,之后因承担钢管厂心棒的锻造,又增加16MN自由锻水压机1台。1961~1963年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二重停建。但120MN自由锻水压机、315吨锻造吊车,早在1954年就向捷克订货,约于1960年运到二重,为防止设备变形、锈蚀,1964年国家决定先建造水压机厂房,安装120MN自由锻水压机和2台315吨锻造吊车,便于维护保养。国家财政好转之后继续建设,约于1968年投产。
1960年左右,利用上海矿山机器厂在上海闵行扩建为上海重型机器厂,新增12.5MN、25MN自由锻水压机各1台,1962年又新增由我国设计制造的锻焊结构120MN自由锻水压机。
1964年在第一重型机器厂安装由沈阳重型机器厂参与设计制造的125MN自由锻水压机。
1966年左右,国家原计划在西北地区建设第三重型机器厂,1968年改变计划,改在洛阳矿山机器厂扩建生产大型铸锻件,新建炼钢、水压机、粗加工、热处理车间,新增16MN、30MN自由锻水压机车间和80MN自由锻水压机车间,其中80MN自由锻水压机由洛矿设计制造、大型铸锻件外协加工。16MN自由锻水压机在国内采购,30MN自由锻水压机从一重拆迁。
约于1970年部署北京第二通用机器厂(之后改为北京重型机器厂)、天津重型机器厂进行扩建,两厂都新增60MN自由锻水压机一台。
在机械系统大刮“水压机风”的同时,我国工业管理实施条块分割,在各部门自成体系的影响下,冶金、铁道、兵器、船舶、石化、电力等部属企业,都按照自已的发展规划安装10~60MN自由锻水压机约20台。有些是发展产品需要而增加的,但发生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向机械系统订购的大锻件不能按时交货,不能满足用户对大锻件的供货要求,因此用户只能自已解决。
这个时期自由锻造水压机总数由1957年的14台增加到55台,在1958~1975年间增加41台。按自由锻水压机总量,大锻件的生产能力应在600000吨以上,但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少,这些锻造水压机的前后配套水平较差(如配套加热炉、热处理炉数量少,机械化水平低,祗能维持筒单生产)。同时相应配套工程,如炼钢、粗加工、热处理的自身配套水平也不足,这些因素都影响锻造水压机的开动台时,那时大型自由锻件的实际产量约200000吨。
在这段时间仅机械系统就新建和改扩建的重机厂有18家,号称8大重机和8小重机(又称10小重机),拥有8~125MN自由锻水压机34台,1977年调查时,大锻件产量为160000吨。
约在1995年前后,北京重机厂的16MN、25MN、60MN,陕西重机厂12.5MN、25MN,金州重机厂10MN自由锻水压机因生产任务少而仃产,之后就拆除低价变卖,合肥铸锻厂12.5MN自由锻水压机则拆除回炉。
经过这段时间的建设,我国拥有自由锻液压机的数量、等级和其潜在能力,已跨入世界大锻件生产大国的行列。现在总结我国大锻件生产行业发展历史的经验时,一方面要看到哪个时期在打破国外封锁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为装备中国工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亦要看到当时不顾财力,盲目无序发展和重复建设,资金分散,配套水平低,大部份自由锻液压机长期不能发挥作用,以至发展到将部分自由锻液压机封存、拆除低价变卖、回炉,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很大浪费。这对一个正处在发展中的我国来说,这是沉痛的教训。
4、发展提高时期(1976~2005年)
自1976年起,我国实施以科技为兴业手段、技术进步为中心的发展和提高时期,要发展和提高大型锻件生产品种、质量和数量,就必须设计、制造一批新结构的锻造液压机,我国在自行设计制造自由锻液压机的同时,采取引进部份技术、合作生产和整机进口、请外国公司对旧液压机进行技术改造等形式,加快自由锻液压机的发展和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期间新增8~80MN自由锻液压机约65台,其中油压45台、水压20台。到2005年底,我国自由锻液压机的拥有量约140台,其中:8~12.5MN约65台、16~20MN约35台、25~45MN约30台、60MN-4台、80MN--2台、120MN—3台。
按液压机等级及数量,生产能力应在180~200万吨,但现在的实际产量约60~70万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是。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不仅在产品上、还在资本和技术上寻求向外扩张。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表明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的大型锻件生产也将推向国际化,大锻件生产的技术含量很高,要参与国际竞争,实质就是质量、品种、成本和投资深化的竞争,也就是先进生产技术的竞争。了解国外大型锻件生产发展水平、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状况,才能探讨加速我国大型锻件生产的技术改造.在提高自给率的同时开发国际市场,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略……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
1、2008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08年以来,工业经济克服连续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外部需求减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三季度,受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工业增速持续放缓,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增速同比减缓3.3个百分点。其中,7、8、9月增速分别为14.7%、12.8%和11.4%,减速趋势十分明显,9月份增速为2002年4月以来月度最低水平。前8个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685亿元,增加3035亿元,增长19.4%,增幅同比回落17.6个百分点。
2007年以来工业品和原燃料价格月同比
                                                                           单位:%
 
 
重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较大。前三季度,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6%,增速同比减缓3和3.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5个百分点缩小到2.9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为3.3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出口增幅回落。前三季度,工业出口交货值60492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减缓6.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2.6%,增幅为2002年以来月度最低水平。
工业产品销售率下降。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回落。9月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比上月下降2.4%,已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上涨17.5%,涨幅比上月回落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1%,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14%。
前三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9.5%,同比提高15.9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3%,提高5.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12.4%,提高8.6个百分点。
2、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2008年10月)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次贷危机演变示意图
 
1、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
4、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近期公布的刺激经济的政策一览表
 
二、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方向的转变
继美国、欧元区、日本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确认经济陷入衰退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称,08、09两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望达到9.7%和9.3%。尽管出口增长放缓,但受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推动,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活力。
在经受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和国内特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国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足以说明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及时有效。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1、年初“双防”政策: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08年年初,中国经济已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加速增长,并在2006年突破11%,去年达到11.9%,经济增长有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
为消除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正是着眼于“双防”的目标,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财政支出要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认为,提出防通胀,就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本身就是经济平稳增长和投资稳定的一个外在条件。
由于采取了上述宏观调控措施,中国物价水平从今年5月份开始呈现出涨幅走低的趋势,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局的稳定。
2、年中“一保一控”:保增长抑通胀
08年年初,南方地区出现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不断加深,对中国出口、金融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持续出现下滑势头。
08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
为缓解纺织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7月31日,财政部等部门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随后,央行又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9%,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对此,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速为9.8%,如果考虑到今年中国经济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
3、“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世界金融危机,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国内房地产、钢铁、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产销大幅度下滑。保证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4、此后,国家出台了一揽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措施:
——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20日宣布,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其中包括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为增加投资,扩大内需,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
同日,为稳定出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今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次日,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财政部宣布,将加大资助困难学生、优抚救济、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保障民生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为稳定房地产市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对个人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作出调整,降低住房交易税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
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财政货币政策大转向力保经济平稳增长
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
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
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轻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6、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
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部署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均快速启动和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四季度1000亿元中央投资已大体落实到项目,这些项目在今后两年中大约需要4万亿元投资,据发展改革委测算,大体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此外,地方政府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相继出台。
三、国家经济环境对产品所在行业影响分析
2007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由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锻件产品是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群体,而自由锻造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目前来看,我国政府面对这种局面对锻件企业的支持还是很大的,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艰难、盈利能力下降,并普遍面临破产风险的情况,政府已经数次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目前已上调了3000多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下半年政府明显放缓了人民币升值速度,今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仅0.6%;政府近期还明确表示,原则上要推动各级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各级政府先是鼓励民间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而后又开始试点推动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以推动直接融资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在积极协作、支持大连市政府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总额约10亿元。同时,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以方便中小企业融资。
应该承认的是,短期内密集的政策出台表明了政府的努力,但解决问题的关键,更在于长期的制度性建设。我们建议,解决自由锻件企业的发展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全面开放市场,尤其是放开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其次,推进民间金融的市场化,放开现有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将民间金融合法化,并加以合理引导,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再次,相关的政府配套措施要逐一完善:鼓励中小企业走向海外,在融资、信息等方面积极予以配合,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咨询辅导,推荐企业走出国门。此外企业的破产机制应该予以完善,解除经营者因经营不善而产生后顾之忧;同时,对中小企业也应实行差别税率,这实际上是通过减税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略……
第四节 自由锻造价格趋势分析
锻压行业企业利润不升反降。中国锻压协会9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2~2007年,我国自由锻件企业的毛利率下降了15%~20%。
据统计,目前,国内水压机产能约达180万~200万吨,而我国自由锻的年产量才达到80万~90万吨。好的市场需求导致我国大型自由锻件供应紧张,有些企业盲目投资新建、扩建万吨自由锻液压机生产大锻件,进而造成降价竞争,由此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
预计,随着我国自由锻件产能的不断扩大,未来我国自由锻企业毛利率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滑。
第五节 自由锻造进出口量值分析
根据海关发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我国12月进口自由锻件2.16万吨,同比增长1.4%;11月我国进口自由锻件只有0.27万吨。
统计显示,2008年进口自由锻件数量上半年达到2.7万吨,下半年是4.05万吨,自由锻件的进口数量在去年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12月出口自由锻件0.54万吨,同比巨跌80%;该出口量接近2006年4月的水平。11月,自由锻件出口量0.81万吨。
出口自由锻件上半年共3.51万吨,下半年出口达到了4.35万吨。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