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电力配网自动化设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节选)

发布时间:2018-12-26 09:14:31

导语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电力配网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包含了四个主要环节:供电网络、远动系统、通信系统、主站网络。配电网自动化首先表现为一种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它在在线

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电力配网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包含了四个主要环节:供电网络、远动系统、通信系统、主站网络。配电网自动化首先表现为一种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它在在线(实时)状态下,能够监控、协调、管理配电网各环节设备与整个配电网优化运行。
第二节 发展历程
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1997年国内首个配网自动化工程在上海浦东金桥金藤开发区实施。在随后的几年里,配网自动化工程在沿海发达省份部分地级市电业局以试点工程的形式逐步实施,目前,国内已有100多家供电企业实施了配网自动化工程。
目前约有一百个城市的供电企业建设了配网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但也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研究与实践成果大多数都是在高压配电网(35千伏以上)层次上进行的,而在配电站自动化(配电房这一层次)的自动化问题上,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略……
第三节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电力自动化设备主要由钢材和电子元件构成,我们就以这两个行业为上游分析下其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一、钢材
一、2009钢材市场运行的基本状况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我国钢铁生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持续反弹态势。2009年,全国累计生产钢材69243.72万吨,同比增长18.5%,与去年同期相比,累计产量增速提高14.9个百分点,与三季度末相比,累计产量增幅又提高了6.1个百分点,产能过剩问题仍较为突出。从不同类型的钢材产品看,受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回暖影响,长材增幅高于板材类产品。2009年长材产量32367.64万吨,同比增长23.3%,板材产量29877.77万吨,同比增长14.5%。
二是工业经济和主要产业持续回暖,拉动钢材消费需求恢复。从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09年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10.3%,增速同比下降了3.4个百分点,但增速降幅在不断缩小。特别是重工业增速回升速度高于轻工业,1—11月重工业同比增幅为10.7%,增速比轻工业高出1.4个百分点,从而对钢材消费需求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同时部分主要耗钢行业运行良好,例如汽车产量增速较快,1—11月汽车产量为1279.94万辆,同比增幅达到43.2%。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对钢材消费需求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68634.2亿元,同比增长32.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31270.92亿元,同比增长17.8%,比2008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提高了7.9个百分点。从出口情况分析,2009年我国出口总值为12016.63亿美元,同比下降16.0%,降幅比三季度末缩小了5.3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额713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4%,降幅比三季度末缩小了4.3个百分点。从上述需求因素分析可见,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显现出较为明显效果,这也是钢材生产反弹较快的主要原因。
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投资水平较低。受金融危机、钢铁产能过剩以及严格的行政监管等因素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相对较低,投资增速明显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1—11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2879.3亿元,同比增长0.7%,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水平,与2008年同期相比,其增速下滑了26.4个百分点。
四是钢材出口降幅进一步收窄。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好转,国际钢铁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略有回升。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2460万吨,较上年减少3465万吨,尽管降幅仍为58.5%,但这一降幅已较上半年的65.3%有所收窄。
五是国内钢材价格基本上在低位波动,并先后出现两轮较为明显的波动。第一轮波动发生在年初,主要是由于库存水平下降,并受到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利好刺激,2月初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综合指数一度反弹至109.26点,但由于需求支撑不足导致随后钢材价格再次出现持续下跌,直至4月中旬触底企稳。第二轮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发生在三季度,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宏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加之下游耗钢行业逐渐进入生产旺季,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极大地拉动了建筑钢材需求。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国产铁精粉、铁矿石进口现货矿、生铁、废钢价格明显上涨,炼焦煤、冶金焦价格也有所上升,成本对价格支撑作用加强。三是钢厂普遍对后市预期向好,纷纷上调出厂价,推动钢价上行,形成了市场价格和钢厂价格轮番上涨的格局。但连续数月产能大量释放,造成钢铁产品的社会库存水平高企,部分产品的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因此,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8月份达到116.32点以后,又一次下滑至10月中旬的100.06点,之后才出现缓慢回调,12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升至106.40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3.10点。
六是钢铁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下半年有所改善。尽管国内钢材价格低迷造成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同比下滑,但与1—8月份相比,1—11月份钢铁行业经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其中,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154.41亿元,同比下降5.37%,累计实现利润811.62亿元,同比下降42.5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12%,较2008年同期下降1.53个百分点,但较1—8月提高了0.38个百分点。11月末,钢铁行业出现亏损的企业数为2099家,较8月末减少175家,行业亏损面为26.59%,较2008年同期扩大了3.09个百分点,但较8月末收窄了3.19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2009年国内钢材市场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钢铁产量较快反弹,产能过剩矛盾仍较为突出;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著,相关下游行业的钢材消费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钢材出口降幅进一步收窄,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经过两轮较大波动后出现企稳回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比降幅较大,但年底有所改善。
二、2010年钢材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是部分钢材消费需求将继续恢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主要拉动因素。从基础建设方面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意味着尽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很难达到2009年的水平,但受投资惯性影响,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从房地产投资方面看,受2009年房地产迅速回暖的影响,1—11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房屋竣工面积的同比增速高出26.9个百分点,加上目前房地产库存大幅下降、资金链较为宽松等因素,将使2010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从汽车行业来看,不仅2010年汽车消费政策对生产仍将起到刺激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渐达到相当水平,汽车工业特别是乘用车已经进入加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同时我国已经明确了2009—2011年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发展目标是年均增长10%,2010年汽车出口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从机械制造行业看,各子行业的钢材需求情况差别较大,例如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受宏观政策拉动较强,而机床等产品仍将处于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状态,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回暖。综上分析,2010年部分钢材消费需求将有望进一步得到恢复,而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钢材消费需求的主要动力。
二是钢铁产能增速将进一步下降。2009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这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钢材市场需求疲软,企业资金较为紧张,而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加大对钢铁行业产能的调控力度,明确提出对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坚决控制总量,在政策导向上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因此,在产业发展规划、环境监管、金融管控、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下,2010年钢铁产业的产能增速将继续呈相对较低水平。
三是近期国内钢材价格将以低位波动为主。从影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来分析,第一,当前我国钢铁供过于求的形势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据有关统计,2009年新增炼钢产能0.6亿吨,粗钢产能达到7.2亿吨,在钢铁产能较快增长的同时,产业集中度低和产品结构不平衡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第二,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的汽车、房地产、机械制造等主要钢铁下游行业正在逐步复苏。尽管当前我国钢铁出口状况出现好转迹象,但由于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困扰,复苏进程中仍存在再次波动风险,而且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钢铁产业发展,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反倾销、反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国钢材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第三,社会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11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197万吨,虽然环比略降0.5%,但对价格仍产生一定下行压力。综上分析,近期国内钢材市场将以低位波动运行态势为主。
二、电子元件
一、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
1.电子元件生产呈现持续回升
我国是世界电子元件主要生产基地,加工贸易型企业较多,外贸依存度较大。2009年1季度,出口订单锐减,企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亏损额高、亏损面广。2009年1-2月,电子元件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4.7%,其中超过80%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超过95%的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随着家电下乡等促内需政策的实施,电子元件内销增长明显快于出口增长,1-11月已有接近40%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由负变为正增长,为今年来的最高,1-11月累计,电子元件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6%。由于2008年12月基数较小,因此2009年12月当月同比应有较大增幅。预计,2009年中国电子元件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可与2008年持平或小幅增长。
2009年1-11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曲线图
 
从各个主要产品的产量来看,2009年1-11月,大部分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其中电容器、磁性材料、控制继电器等产品的下降较大,而相比之下,光纤光缆产品得益于通信产业的发展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另外,3G手机的快速发展也使生产压敏电阻器的顺络电子、广西新未来等重点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9年压敏电阻的产量高速增长。随着物联网等新兴科技产业的升温,市场对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的需求还将扩大。
2.产品出口正在缓慢恢复,单月出口增幅已由负转正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我国电子元件海关出口额单月呈现同比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09年1月,进出口贸易大幅下滑。从2009年1月份的谷底开始,进出口贸易缓慢回升,电子元件产业出口额的降幅逐月收窄,11月份单月进出口贸易同比、环比自2009年以来首次转为正增长,但进口贸易的恢复要好于出口贸易。
2009年1-10月电子元件贸易进出口同比增幅曲线图(%)
 
2009年1-11月累计,我国电子元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24.94亿美元,同比下降17.30%。实现贸易逆差17.90亿美元,同比下降194.59%。出口创汇总额353.52亿美元,同比下降21.05%;进口用汇总额37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3.39%。从产品来看,电子元件大部分产品累计出口同比都是负增长,其中磁性材料与器件、电池的降幅居于第一、二位,降幅分别为32.73%、28.36%;进口用汇的大类产品同比也都是负增长,其中光电线缆的降幅居首,同比下降21.22%,其次是磁性材料与器件。请见表1。
2009年11月单月,我国电子元件产品进出口贸易自2009年以来首次呈现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7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3%。实现贸易逆差2.83亿美元,同比下降171.49%。出口创汇总额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3.48%;进口用汇总额41.20亿美元,同比增长22.51%,环比增长7.38%。
2009年11月单月,电容器、电阻电位器出口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分别为28.93%、25.09%,电感、压电陶瓷、石英晶体器件、电声器件、微特电机、印制电路板出口额同比增幅也都由负转为正增长,其余产品仍为负增长。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内需各项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去年四季度出口基数相对较低,因此2009年最后两个月电子元件出口降幅进一步收窄,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电子元件出口降幅将有望控制在20%以内。不过由于欧美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完全复苏,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意味着需求的真正复苏仍需时日,我国电子元件产品出口贸易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度高涨,虽然有关部门表示人民币汇率将以稳定为主,但稳定不代表没有波动,如果人民币汇率发生波动,将对电子元件的出口再次带来不小的影响。
3.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影响企业利润水平
2009年1-10月,电子元件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5%(1-9月时的数据为-5.76%),这是我国电子元件行业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的首个正值,1-11月,利润总额同比继续上升至7.07%。当然,利润的快速恢复也多少源于2008年第四季度时我国电子元件企业利润骤降导致的基数过低。超过半数被调查企业的利润是正增长,亏损面与前几个月相比已大为降低。同时,销售收入下降,利润反增的企业也非常多。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危机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使得企业的材料成本也随之下降,其中50%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同比大幅下降,并有望在最后一个月内扭亏为盈。虽然相比销售收入的下降,利润的恢复十分可喜,但是,被调查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5.63%,电子元件行业的微利状况远未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反弹相当强劲,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大大影响电子元件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以铜为例,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目前的铜价已经由今年1月份时每吨25000元左右飙升到现在的每吨60000元,这将对大多数电子元件产品,特别是印制线路板、光电线缆、电子变压器等行业带来极大的成本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已经开始在许多企业中显现。
二、2010年展望
2010年2月我国电子器件及元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统计
                                                                                                    单位:亿元
 
 
1.电子元件出口面临的困境和风险
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韩以及台湾地区几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其次,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但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最后,我国的出口还将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上述影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大部分都是外部的。同时出口企业遭遇的困境也与企业或行业自身的问题有关,如缺乏行业自律,企业间恶性竞争;缺少研发、技术、设备的投入,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诚信、不注重企业自身的形象。这些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产品出口。
2.内外形势的变化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对外,中国成就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欧、日)高度重视或警惕。尽管他们公开声称欢迎中国的崛起,然而,大国之竞争刀光剑影、十面埋伏,金融货币和能源(资源)则是他们希望遏制中国崛起的主要战场。对内,过去30年快速发展所依赖的战略和策略,可能无法继续适用未来30年和更长时期的发展和增长,此乃我国政府全力倡导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原因。
3.市场预测
由于2009年基数较低,2010年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预计2010年1-12月,我国电子元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出口额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额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8%。
第四节 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10年1-3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9.6%。其中,轻工业增长14.1%,重工业增长22.1%。
一、用电市场情况
1-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69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9%,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3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4%。
1-3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90.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7%;第二产业用电量714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57%;第三产业用电量1079.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78.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6%。
1-3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为7041.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59%;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为增长13.99%和30.53%。
从各区域的用电量增长情况来看,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19%)的省份依次为:宁夏(57.92%)、青海(55.45%)、内蒙(41.14%)、广西(36.68%)、河南(32.65%)、新疆(29.50%)、甘肃(29.06%)、山西(28.92%)、陕西(27.27%)、湖南(27.14%)、湖北(25.49%)、天津(25.32%)、四川(24.90%)、辽宁(24.28%)、重庆(24.25%)。
二、发电生产情况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489.2亿千瓦时(见备注),比去年同期增长20.8%。其中,水电90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0%;火电817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3%;核电17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全国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8899.81亿千瓦时,最高发电电力合计50403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6.02%和23.58%。
1-3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85035万千瓦,同比增长11.0%。其中,水电16519万千瓦,同比增长13.5%;火电65570万千瓦,同比增长9.1%;核电908万千瓦,与去年持平;风电2010万千瓦,同比增长102.5%。
三、供电与销售情况
1-3月份,全国电网供电量8493.92亿千瓦时,售电量8058.35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64%和23.42%。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受电量8351.15亿千瓦时,最高发受电电力合计50846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85%和22.68%。
四、全国跨区、跨省送电及进出口电量情况
1-3月份,全国跨区送电256.10亿千瓦时;各省送出电量合计1222.92亿千瓦时,其中本月送出436.20亿千瓦时;进出口电量合计49.37亿千瓦时,其中进口电量12.09亿千瓦时,出口电量37.28亿千瓦时。
1-3月份,华北送华东40.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76%;华北通过特高压送华中34.55亿千瓦时;东北送华北2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32%;华东送华中4.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1.05%;华中送华东35.1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93%,其中龙政直流14.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62%,宜华直流2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3%;华中送南方4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3%;西北通过灵宝变电站送华中24.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86%。
1-3月份,南方电网的西电送广东155.5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77%;西电送广西11.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7.92%。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3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125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99小时,比去年同期下降93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285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青海、宁夏、广西、北京、贵州、甘肃、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山西、江苏、河南、辽宁、上海、陕西、河北。
1-3月份,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32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6克/千瓦时。全国发电厂累计厂用电率5.78%,其中水电0.65%,火电6.26%。线路损失率5.13%,比上年同期增长0.17个百分点。
六、电力建设情况
1-3月份,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79.98亿元,其中水电110.85亿元,火电193.61亿元,核电107.50亿元,风电65.16亿元。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612.68万千瓦,其中水电131.21万千瓦,火电1269.53万千瓦,风电209.33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34.47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12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3124千米。略……
第五节 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市场的不成熟亦加明显,一方面一次网架的不完善使得配网自动化缺乏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即使有条件上配网自动化项目的用户也是受到配电通信网不健全的影响。
1、不具备较高层次的电网结构,而且与此相适应的开断设备也未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从前面的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到,配电自动化离不开相应的电网结构和开断设备。几年以前,由于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矛盾是缺电问题,因而配电网不具备给用户随时以备用电源的结构。配电网结构薄弱,大多数尚未改造,而且一般配电网设备陈旧、老化、小截面架空裸线、老式柱上油开关还大量存在。
由于电网环境的不同(如电压波动范围,中性点接地方式等),无论是进口的或自行开发的重合器、分段器,某些品种在试运行过程中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各种问题,有很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对它们的开发和大面积推广。即使是运行较成功的重合器、分段器,其功能设置也多在“就地智能”式的水平上,其控制器的软硬件设置还不是按“四遥”要求考虑的。在电网硬件的改造上,目前各供用电部门正致力于线路增容、油开关及高耗能、薄绝缘变压器的更新换代工作。这种电网设施的基本改造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
2、在很大一部分电力从业人员中,对配电自动化的模式、难度、资金需求量还缺乏认识
在当前技术及经济条件下,对如何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何种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才最适合本地区,人们还考虑得不多,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刚刚从电力不足、保障供电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也许有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解脱出来。配电自动化涉及千千万万的大小用户,无论线路长短、设备数量、管理模式和方法,还是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都比输电自动化要大得多、难得多,因而资金的需求量也必然会大得多,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第六节 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随着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络作为电力市场的末端环节,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配网自动化市场是未来最大的亮点:一次设备先行,二次设备蓄势待发。近年来,我国配电网络进入新一轮的改造,这给配网自动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一五”电网投资规划将达到1.2万亿,增速巨大,而其中涉及到31个大城市的配网自动化改造也是投资的重点,预计占总投资的30-40%,市场前景广阔。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