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农业扶贫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发布时间:2019-06-26 10:34:20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 3 1 项目建设背景1、国家、地区的产业政策1)国家的林下经济产业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文件中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大力发展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地区的产业政策


1)国家的林下经济产业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文件中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下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林下经济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显著提高;提高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因地制宜发展品牌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鼓励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地,帮助扶贫对象参与林下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支持发展市场短缺品种,优化林下经济结构,切实帮助相关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促进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开展林下经济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


2)《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着力培育一批生态旅游观光基地、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林下产品采集基地和特色养殖基地。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大潜力、较大辐射带动能力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2000万亩,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加快培育一批林下经济产业龙头和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按照“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国有林场,建设林下采集、种植、养殖,景观利用项目示范和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可根据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基地、中药材示范园创建、食用菌栽培项目、农业产业化、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林业贴息贷款等项目资金和农机补贴等政策性补助资金,优先对林下经济发展予以扶持。各级林业部门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林业科技推广等项目以及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资金,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规划,大力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请国家相关扶持资金。


加大对林下经济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优先安排。结合新农村建设有关要求,加快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可直接在林地内修筑生产设施,可使用不超过3%(最多15亩)的林地建设管理和生活用房、仓库、硬化晾晒场及生物物质肥料生产场地等附属设施。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支持方向。


2、发展优势


近年来,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新建核桃、苹果幼园林地和生态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林业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业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3、投资需求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绝色通道、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等林业工程。随着林地郁闭度逐年增大,林业与农业争地,林下土地资源闲置等矛盾问题日益突出,从而衍生出了“林下经济”这一概念。


林下经济就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树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项目的复合经营,它使林地既是生态保护带又是综合经济带、能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达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极大地增加了林地附加值。


4、市场需求


在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科学发展林下经济,有效拉动经济,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由于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许多农人都开始发展林下经济,并且增加了农人的收入。而林菌、林药、林牧等产业,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森林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枯叶形成的优良的肥料,都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以四川为例,林下种植方面涌现出林药、林菌、林粮等10余种模式。全省林下种植面积共268.62万亩,参与农户380.47万户,上半年实现产值17.6亿元。在保持发展林禽、林畜、林蜂、林蛙等模式的基础上,相继探索出了林麝、林蛇等林下养殖模式。川西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以松茸等菌类和山野菜为代表的林下产品丰富,市场广阔。另外,四川省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乡村森林景点为载体,大力发展以野生动物观光和森林、湿地、草原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业。据统计,森林旅游业2014年已为农户实现收入11.7亿元。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当前发展环境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从今年起,该县将利用两年时间,以林果、畜牧、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等“四大产业”作为该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抓好苹果、核桃种植生产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区、观光农业示范区“四大片区”;努力加快以生猪、蛋鸡养殖、酸枣仁加工、中药材种植、设施蔬菜及特色种植等“五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发展总投资25.17亿元的60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


近年来,坚持把发展林下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按照规模做大、质量做优、效益做好、产业做强的要求,大力实施相关工程,努力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林下经济已成为企业增收的一条新途径。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公司有四点优势:一是林下种植的多为耐荫作物,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特有的阴凉潮湿、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且不额外占用耕地;二是以林地废弃枝条树叶为部分营养来源,有效降低了作物栽培设施投入,提高了菌类等林下作物的品质,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三是实现了菌类等错季上市,缓解了夏季食用菌产品短缺与市场需求旺盛的矛盾,经济效益可观;四是培育林下作物的棉籽壳残渣等是极好的有机肥料,为林木大量吸收利用,可实现林下作物和林木的双丰收。


3、项目的建设符合政策需求,有利于延伸产业链,促进经济发展


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鼓励相关专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行业自律等作用。加快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传统的农业是单一的种植业生产,保留自然经济的特性,其产业十分低下,与工、比无法比拟,在现代社会中,也不可能分享到社会平均利润。只有在农业产业链接上,与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体化经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实现农业对社会平均利润的共享。可以说,林下经济就是这种产业链延伸的一种实例。


林下经济有助于减轻林业产业的压力,优化环境。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实现以短(农业)养长(林业),以林护农。林木或果木到达成熟期,只要管理得当,其比较利益将大大高于单纯的农、林业。


1.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品牌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大科技扶持和投入力度,重点加强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构建科技服务平台,切实加强技术指导。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加快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加大投入力度,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林下经济技术推广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林下经济优势产品集中开发。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商务、林业、扶贫等部门要结合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相关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加大贴息扶持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林下经济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优先安排,结合新农村建设有关要求,加快道路、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林下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要实行领导负责制,完善激励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并将其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注重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监测统计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形成共同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合力”,确保 “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


2、市场需求可行


本项目林下经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紧贴市场,以市场的需求定位产品。迎合当今社会人们祟尚绿色、崇尚健康、崇尚自然的消费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绿色、无污染、原汁原味的“土特”产品,形成生产产品和市场完全对接,为市场提供了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以林菌为例。由于林地特有的阴凉潮湿、氧气充足、昼夜温差小的特点,适宜菌类的生长,且能缓解夏季食用菌产品短缺与市场需求旺盛的矛盾,故市场需求量大,发展空间巨大。


综上,项目建设符合政策与规划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壮大。项目总投资520元拟申请扶贫资金为400万元。


公司预申请扶贫资金额计划是:修路工程需65万元;电网设施需25万元;水坝、蓄水池建设需45万元;修建基础种植土地需50万元;养殖散居舍35万元;灌溉管网建设需40万元;房屋(储藏设施)建设需100万元;封闭式设施需40万元,望批准。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行业分析


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林业生产的参与式林业与农业经营方式,是采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协调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非常有效的模式。林下产业自21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兴起,随着林下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科研人员和农林业从业者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林下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传统林业和现代农业并存的林业发展形式。林下产业已成为当代林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在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成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解决林区贫困等诸多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2.1.1 行业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有林菌、林草、林药、林粮、林牧等多种形式。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植物和动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林下经济兴起以来,国家都给予高度重视,2010年、2012年、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了要支持发展林下经济;


纵观当前林下经济的发展,硕果累累,农民增收,地方政府也积极总结交流经验,出台更多的实惠政策以促使林下经济发挥新的活力。截止2013年,我国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量情况如下,其中,11种主要林产品产量28216吨,中药材产量11682吨,食用菌产量46740吨,山野菜产量199巧吨,大牲畜343万只,家禽424万只,森林旅游观光人数4393597人次。


2.1.2 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广泛,大概有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1、林菌模式。主要是利用林下空气的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种植香菇、木耳、竹荪等食用菌。是当前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林农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2、林草-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双向受益的模式,主要是在森林的地表种植草本植物,同时利用林下种植的草本植物发展养殖业,再利用养殖业产生的有机肥来促进树木的生长,是一种循环发展的模式。


3、林药模式。它主要是利用林下未郁闭的环境条件,种植一些如:白芍、百合、板蓝根、田七等耐阴性的中草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不仅能够改善林内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林木的增长,更能够增加林农的收入。


4、林油粮模式。在林下种植油粮作物是一种缓解当前已饱和的耕地资源的新模式,它主要根据一些油粮作物对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需求程度,选择性的种植一些如:大豆、花生等浅根油料作物,根据两者的不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做到优势互补,共同生长,是一种立体种植模式。


5、林茶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林下种植茶叶。以改善茶园光照条件,并有防风、降温和增湿的功效,对提高茶叶品质有益,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6、生态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


我国林地面积分布广,并且各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差异相对较大,虽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广泛,但是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


2.1.3 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再单一化、广泛性的发展,要做到多元化、品牌化、规模化及科学化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更好的为林农增加收入。真正的做到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1、多元化模式。建设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是各地区林下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将来林下经济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模式以产业创新为前提,融入一定的科学技术及当地的文化风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市场前景,建立的一种多品种、多形式的创新型模式。同时还要建立多途径、多形式的融资贷款方式来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林权抵押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机,激发社会各界对林下经济的参与热情。


2、品牌化模式。打造品牌化模式是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模式主要是根据当地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林下经济产品,创新销售渠道以及加强服务模式建设,打造个性化的品牌战略。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加大对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市场号召力强的高端品牌,从而更好的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科学化模式。把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林下经济发展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林下经济优势品种,以及积极研发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新产品。同时,通过下乡宣讲科学技术增强林农的科学意识,组建专家团队进行下乡指导,开展教育培训进行科技推广。不仅在意识上提高认识,更在技术方面提供支持,真正的做到提高林下经济发展水平。


2.2 我国猪肉行业发展


2015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行,较7月减少16万头,跌至3860万头附近,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4.2%。2015年8月生猪存栏量约为38731万头,较7月增加193万头,环比上升0.5%,同比下降10.4%。


2015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7.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尤其是物质条件的不断强大,使得人们的膳食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对肉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注重养生的人们开始讲究食材的原生态,“土猪肉”、“黑猪肉”、“生态猪肉”、“有机猪肉”一举成了安全、营养和健康的代名词。


目前,国内高端猪肉市场空间在1500亿元左右,且尚无成熟品牌,目前在国内,普通猪肉价格在20元左右,而高端猪肉的零售价则超过百元。


2.3 我国家禽市场发展


在我国,养殖各种畜禽动物已经成为了农民们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芦花鸡作为一种特色品种,吸引了很多养殖户加入该养殖行列。


芦花鸡是我国较为原始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被人们列为食用珍禽,在山东、及东北三省一代名扬海内外,其独特的外观和优良的生产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另外该品种具有繁殖性能好、耐粗饲、肉质好、饲料报酬高、抗寒性和抗病力强等优点。


1、芦花鸡食物链非常广,山间的野草鲜花、树叶草根、草籽树果、飞蛾昆虫、蝇蛆、蚯蚓、昆虫等均可成为该鸡的食物。


2、芦花鸡从小活动量大、攀登能力强、飞行距离长。因此,该鸡的抗病能力强,体态健美,肌肉发达。该品种鸡肉质紧凑、细腻而筋道。


3、芦花鸡认巢性非常强,不管白天游食多远,夕阳西下时均回巢上架歇息。因此,很适合不同地方(平原、丘陵、草原、山地等)的散放饲养。


4、生态效益良好。芦花鸡吃林间昆虫,又减少了林间虫害,芦花鸡粪便又增加林木养分,以此实现循环发展,有效地整治了养殖环境污染,生态效益良好。


所以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既生产优质的绿色禽类产品,又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芦花鸡养殖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标准的提高,原有肉用鸡和部分蛋鸡逐步被市场淘汰,像芦花鸡这样的优质小体型肉蛋兼用型品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芦花鸡作为中国珍禽,已成为百姓餐桌、佳节送礼、高档餐饮、农家饭庄的首选品种。目前鸡苗供不应求,成鸡货源紧缺,市场潜力较大。同时,芦花鸡所产鸡蛋营养价值和市场销售价格也较高,利润非常可观。


2.4 坚果行业发展


2005年至2014年是国内坚果炒货的黄金十年,这期间,国内坚果炒货市场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14年国内坚果炒货行业仍然保持了10%的增长,销售额是1117亿元,占整个休闲食品行业32.35%。


目前坚果炒货行业仍然算是朝阳行业,中国人均消费量的水平仍较低,未来还有6到8倍的增长空间。


2.5 项目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2.5.1 营销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别致的广告策划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在全国各地有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产品进入超市,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销: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参加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会展,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采取现代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6、订单农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绿色无污染的天然食品成了人们追求的热点。本项目城市消费者通过购买基地的绿色蔬菜卡或者认养基地的私家农地就可以成为公司会员,享受包括私家农场托管、免费物流宅配、休闲体验等会员服务。


2.5.2 营销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销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