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中药材中药饮片现代仓储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3 09:32:36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 3 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伴随着雾霾等各类环境污染和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事件的来袭,致使人民群众的患病概率处于不断上升的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伴随着“雾霾”等各类环境污染和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事件的来袭,致使人民群众的患病概率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而我国病患消费者的习惯是大病小病都要去医院就诊,按照医生的处方在医院拿药,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旧存在,这使得很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在这种形势下医疗电商应运而生,各电商巨头相继布局医药市场,21 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全社会掀起的“绿色”之风正加速普及,绿色理念日益渗透到物流行业。2012年国家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建设布局中,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2015年进一步提出“节能减排,绿色物流”,强调推广新能源汽车,物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必须承担绿色发展之重任。然而作为关系民生健康的医药物流,行业绿色意识相对薄弱,药品配送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突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GM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GAP)和 2013年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GSP)的颁布实施,对药品流通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强调加强供应链全程有效监管,大力应用现代医药物流技术,推动医药物流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使得医药物流形成管理一体化,运营集约化,最终成为一个具有极强规模经济的行业。近几年,我国医药商业发展得到政府重视,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同时,随着我国WTO保护协定的失效,外国医药企业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冲击,使得市场要求不断提高,迫使医药企业管理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那些管理差、不规范发展的医药企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一些优秀的大型医药企业通过体制改革,形成符合现代市场竞争特点新型医药企业。物流最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更是得到重视和发展。发展现代化医药物流电商系统是医药企业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化医药物流电商系统是集各个大型所有制医药物流企业与一体,共享物流信息,共享物流设备设施,共同配送,现代化集约管理的网络化医药物流园区。从近几年市场结构的发展态势看,我国医药物流电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逐步增加,集约网络化发展方趋势正在开始演变。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政策规划的发展要求
1)《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提出到2020年,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大力发展合同生产、合同研发、医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服务、医疗器械第三方维护保养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分工进一步专业化,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强药品流通网络建设,形成工业企业和各级流通企业紧密衔接、全国性渠道和区域性渠道协调配合的药品配送网络。引导医药流通企业发展现代医药物流,采用信息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规范化直营连锁,拓展业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执业药师药学服务作用,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大力发展合同生产、合同研发、医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服务、医疗器械第三方维护保养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分工进一步专业化,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围绕生物技术药物和化药制剂,鼓励建设若干个从事合同生产为主的高标准药品生产基地。
2)《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提出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紧密相连。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利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3)《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覆盖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的资源监测网络。突破一批濒危稀缺中药材的繁育技术瓶颈。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中药制剂原料精细化利用和生产过程资源回收利用,有效提升中药资源利用率。开展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临床综合评价试点。建设一批集初加工、仓储、追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物流基地,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
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实现重点业务信息共享。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推进“互联网+中医药”行动计划,促进中医药各领域与互联网全面融合,实现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完善中医药信息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全国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直报体系。
4)《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基本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网络布局优化、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较高、安全便利、群众受益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
支持药品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药品供应链集成系统,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市场开发、价格谈判、在线支付、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加快向药品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发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疾病谱变化及患者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加强对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应用,为药品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判断市场趋势、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医疗机构改进用药选择、加强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提高整个药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发展现代绿色医药物流。支持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通过协同物流、共同配送等方式,实现企业间冷链资源互联共享。建设集初加工包装、仓储养护、物流配送及追溯管理于一体的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提高中药材物流的组织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推动实施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方便药品配送车辆通行。
项目的建设顺应相关规划的发展要求,严格执行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根据医药物流标准打造组建物流运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促进乃至山西地区医药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壮大。
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商药”品牌的构建
2015年提出加快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筹划建设“中药大市场”。“十三五”初期,要把“中药大市场”建设作为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引资、合资或股份制等形式与省内外具有实力的营销企业或个人合作,完善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建设“中药大市场”。
完善营销网络。在市内企业现有销售网络的基础上,策划建立“商药”营销团队,实行强强联合,发展壮大营销网络,扩大中药产品在全国大型医药公司、超市和医疗机构的销量率。引进组建网络销售团队,依托大秦岭特产网、逛街网等新兴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完善现代化中药营销、流通体系。
强化信息服务。建立优化中药产业信息网站,形成外连国内各大药市、内接全市中药材生产企业、药业协会、种植营销大户的信息网络,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国内外中药材生产技术、药材销售市场信息、政策咨询、产业动态等方面的信息,为药农和医药企业提供快捷可靠信息服务。
本项目通过中药材中药饮片现代仓储物流及电子商务的建设,能够很好的促进“商药”品牌的构建与发展。
3、项目建设有利于构建中药产品的价值链
按照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对药品销售、批号管理、运输仓储等管理方面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和规定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法规发布后,生产企业都能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去执行。但医药企业长期存在的串货、退货处理、产品追踪动态反馈管理等问题,始终困扰企业的发展。同时医药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非常希望尽快获取销售终端药品需求信息(如:药品销售状况、批号管理、补货信息等),以求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预测市场变化,提升产品的价值链。
4、项目建设有利于降低医药流通成本,提升医药流通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医药仓储物流电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一定的物流装备、信息技术和购、销、存、储、配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医药产业链中的上下游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实现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高效服务。
医药仓储物流电商过信息共享、集中采购、物料管理、统一配送等方式,挖掘流通过程中的“第三利润源”。例如,医药物流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药品配送状况,随时查看所经营品种的库存和销售动态,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库存品种,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向供应商实施补货计划。这种高效、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大大提升了医药流通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5、项目实施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当前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而言,无论从农业还是工业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结构性调整,而调整的目标是能够更好的发挥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布局更加合理,效益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在具备优势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现代保健食品产业,有利于直接推动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加速保健食品产业现代化,还能够为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总体经济的提升提供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和一个直接有效地途径,开辟新的经济产业链,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药材中药饮片现代仓储物流及电子商务项目可有效促进当地医药流通与电子商务产业结构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高效型的转变,使医药产业结构更趋于多元化、合理化,从而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增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6、项目建设优势明显
1)项目投资主体实力优势明显
是由江苏笃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668)2017年在参股投资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零售连锁企业。
江苏笃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31日,2013年9月30日完成股份制改造,2014年3月31日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挂牌,注册资本3000万元,2015年6月19日做市交易。公司法人代表王笃政是陕西渭南人,2015年1月被在苏州的陕西籍企业家推举为苏州陕西商会会长,控股的公司有笃诚科技、恩华投资、正豪建设、德新元节能环保、陕西笃诚科技五家。江苏笃诚科技下属子公司有连云港笃翔化工、常州民邦制药、苏州第四制药、山东沾化普润药业等四家公司,公司与中科院有机所、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2016年1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师陈芬儿达成合作开发新药意向,并筹备企业院士工作站。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有核苷酸系列、克林霉素系列、阿奇霉素系列产品,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有:米诺膦酸原料药及其片剂制备技术(第三代治疗骨质疏松药,2014年10月获批3.1类新药,批件号:2014L02073、2014L02072,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阿巴卡韦、地瑞那韦、洛匹那韦合成技术开发(抗艾滋病3.1新药、类核苷酸药物);依替米贝合成技术开发(治疗高血压3.1新药);去铁斯诺合成技术及其新适应症开发(1.6类新药);骨康片(治疗骨质疏松8类新中药,已通过药审中心审评);“皇宫丹”宫廷秘方中药复方制剂正在报批新中药和保健品;元宝枫籽油开发神经酸系列产品、核桃全果开发系列保健食品。
2)中草药等植物资源丰富
横垮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米)。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井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纵横交错,支流密布。北部属暖温带气候区,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8~13.9℃,最高37℃~40.8℃,最低-11.8℃~-21.6℃。降水量年均710~930毫米,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210天。由于海拔高差和地势、地质、气候的特殊因素,因而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土壤多样、森林茂密,天然造就了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种动、植、矿物药材1119种,其中常用药480余种,收入药典286种,名贵中药35种,名贵草药127种。其中年产量50万公斤以上的有连翘、五味子、丹参、苍术、青风藤、淫羊霍、黄姜、桔梗、威灵仙、茵陈等10余种;年产量10~50万公斤的有金银花、柴胡、天麻、白术、山楂、黄芪、猪苓、山萸、柏子仁、远志等10余种。其中连翘、金银花、丹参、山萸、五味子、桔梗年收购量居陕西省之首。
因此发展本项目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现有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而且采集、种植、加工中药材在咸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预计工程实施后,可推动当地中草药仓储物流及电商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可观。
3)地理优势
位于陕西省的秦岭东段南麓,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西峡、浙川接壤;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毗邻;西南与本省的旬阳、安康、宁陕相连;西北紧接本省的华阴、华县、蓝田、长安县。东西长约229km,南北宽约138km。由于北有秦岭天然屏障,阻挡寒潮不容侵入,从而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暑热的特点。西康铁路、西合铁路、宁西铁路、运十铁路和包茂高速、沪陕高速公路、榆商(榆林至)高速全线贯通。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情况
2016 年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略有回升。商务部药品流通统计系统数据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 18393 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367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 9.5%,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297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609家,下辖门店220703家;零售单体药店226331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 447034家。
图2-1:2012-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趋势
 
2.2 医药物流配送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医药物流直报企业(192 家)无税销售额9006亿元,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企业销售额占 83.0%。配送客户数量逾122万家。共拥有674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约723万平方米。其中常温库占26.0%,阴凉库占71.8%,冷库占2.2%;仓库存储标准托盘货位数约279万个,托盘数量约 188 万个;拥有专业运输车辆13534辆,其中冷藏车占 11.1%,特殊药品专用车占2.2%。基本药物本省配送额占88.8%,对外省配送额占11.2%。
2.3 医药电商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4销售总额达612亿元。其中,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销售额576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94.2%;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36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8%。B2B业务中移动端占4.3%,B2C业务中移动端占46.0%。订单总数4305万,其中B2B订单数1632万,订单转化率96.7%;B2C订单数2673万,订单转化率86.3%。B2B网站活跃用户量27万,平均客单价3652元,平均客品数791个;B2C网站活跃用户量11162万,平均客单价148元,平均客品数11个。B2B日出库完成率98.4%,B2C日出库完成率96.5%。B2B电商业务费用率16.5%,B2C电商业务费用率22.2%,均远超行业平均费用率。B2B与B2C销售结构差异较为明显,B2B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而B2C业务中其他类5占比最高。
图2-2:2016年药品流通直报企业 B2B 业务销售结构
 
图2-3:2016 年药品流通直报企业B2C业务销售结构
 
2.4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2017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纲领性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各项改革举措将全面推行,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加速转变。
“十三五”期间,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保健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药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加快增长,为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实施,药品流通行业将从消费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逐步转向资本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引领下,行业业态重组将持续加速,批零业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主流,全国性、区域性药品零售品牌企业将陆续上市重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型流通企业将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力。同时,药品流通行业也面临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企业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药品流通企业要及时寻找创新升级、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补短板、调结构”,逐步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质量效益创新型经营转变。
2、药品流通行业格局全面调整。
当前,“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随着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改革方向细化明晰。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方面制度建设将是下一步深化医改的重要突破方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流通“两票制”、家庭医生签约、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医保总额控制等各项政策举措,覆盖了从药品供给侧到需求侧的各个重要环节,将逐步打破现有药品流通价值链条,加快药品流通行业优胜劣汰。特别是“两票制”政策的实施,将大幅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加速全行业洗牌过程,使信誉度高、规范性强、终端覆盖广、销售能力强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并逐步倒逼药品零售、物流、电商行业加速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最终实现行业格局的全面调整。
3、医药供应链管理服务迅速升级。
随着医改新政的相继出台和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药品流通企业将逐步运用全局供应链思维,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设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隔阂,同时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市场开发、价格谈判、在线支付、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借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挖掘数据的价值,辅助企业及终端客户的经营决策,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从而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如国药物流创建“赛飞”供应链管理云平台,通过运营服务体系、物流服务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实现需求预测、分布式入库与出库策略及自动补货等功能。
同时,药品流通企业将与顺丰、中国邮政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推动医药物流资源的重新组合,促进供应链优化升级,提高医药配送效率。药品流通企业将依托互联网打造开放共享、合作共赢、高效便捷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开放化、平台协同化的医药物流信息互联网共享体系,向卓越的医药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4、医药电商跨界融合进程持续推进。
国家“互联网+”政策的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消费者“大健康”理念的形成,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医药电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市场和技术环境,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药品流通企业由传统配送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医药电商企业将凭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获得为全行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先发优势。“处方药+电子处方+医保在线支付”的三方信息共享模式或将成为下一个药品零售业务增长点,而差异化的发展定位也将决定企业能否得到市场认可并快速成长。如部分药品流通企业发展以C端需求为导向的 C2B2M(消费者到经销商再到生产商)模式,部分企业与医药O2O平台(如叮当快药、快方送药、好药师等)合作,利用平台流量资源实现互联网化转型。同时,医药电商企业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基于B2B、B2C、O2O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下实体药店网络和药品配送网络,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和患者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线上线下联动目标,加快线上线下融合进程。
5、药品零售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2017 年,药品零售行业步入机会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医保控费等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医药分开”改革趋势日益明显。医疗机构、医保机构、零售药店三方信息共享试点和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试行将为药品零售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外配处方工作即将拉开序幕。
同时,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实行,药品零售行业销售增速将有所放缓,利润率可能持续走低。在此背景下,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新业态、组织新产品、打造新环境、运用新技术、尝试新模式和新营销、拓展新领域将成为主流趋势,企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经营将成为必然选择,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健康咨询、用药指导、数据检测、辅助诊断等专业药事服务也将催生更多“新零售”模式。
6、行业基础建设作用日益增强。
“十三五”期间,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转折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基础数据建设将带动行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源的充分融合,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药品流通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药品流通企业将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统一药品流通编码规则,制定电子数据交互规范,建设行业主数据库,打造综合性行业管理平台,提升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交互的效率,减少行业社会资源的重复投入。同时,深度挖掘数据信息价值,构建数据化运营体系,着力经营打造品牌效应,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
在当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药品流通企业将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重视人才培养与员工职业规划,加强团队建设,构建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重点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及各类专业人才。同时,预先培养或积极引入具有医、养、护及健康管理专业背景的综合性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5 中药材市场分析
中药材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
 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中药行业由于迎合了国际上绿色消费的热潮,而且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实现了超过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但也存在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国际市场份额下降,科技研发力量薄弱,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变化的产业环境促成了中药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在中药现代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大中药产业逐渐形成。中药农业、工业、商业、保健品、食品、日用品、兽药、美容、中药制药设备等构成新兴战略产业,已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
大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除了药品,还包括中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
从2011年开始,中药材市场供需就开始进入下行区间,90%的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有的品种下滑幅度甚至超过了80%,可见中药材行情总是在起起伏伏中不停的摇摆,但行业总体形势良好。
2013年对于中药材行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一年。2013年医药产业实现利润2197亿元,同比增长17.6%(1833亿元,同比增长20.4%),继续维持较高水平。中药饮片、中成药增速较快,分别为30.9%(2012年27.5%)和21.4%(2012年16.9%);化学药品原药14.1%、医疗器械13.2%、生物生化药品13.2%增速稍低。2013年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利润率约10.1%(2012年10.2%)。
2015年全国中药材销售总额为596.78亿元,较去年减少0.66%。2011-2015年全国中药材销售总额复合增长率(CAGR)为17.06%。
图2-4:2011-2015年全国中药材销售总额(万元)
 
2015年全国中药材销售额排名前10的省区是:重庆、安徽、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河南、四川、江苏。排名前10省区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12%、9.86%、9.81%、9.34%、9.33%、9.16%、7.81%、6.63%、5.20%、3.72%。
图2-5:2015年全国中药材销售额排名前10的省区
 
2.6 中药饮片行业分析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着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中药饮片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从供给来看,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及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速,市场供给较为充分。但是,部分野生药材尚未实现规模化种植、繁育,且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易受产区自然灾害、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这将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市场供给。从需求来看,我国人口总数继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步增强,我国中药饮片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中药饮片供求还受到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甚至是市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
表2-1:2010-2014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供需统计

年份 产量(万吨) 需求(万吨)
2010 176 765
2011 204 195
2012 235 225
2013 270 258
2014 315 300
 
表2-2:2015-2020年中国中药饮片供需平衡分析预测
年份 产量(万吨) 需求(万吨)
2015 362 350
2016 406 395
2017 446 425
2018 502 490
2019 565 542
2020 592 574
 
2.6.1 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管理趋于全面规范化
在炮制工艺规范化和统一化方面,2010年版《中国药典》大幅增加了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数量,新增中药饮片标准822个,并提高了对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随着中药炮制技术的不断成熟,炮制工艺的控制规范亦将向系统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另外,目前我国存在各地区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中国药典》中未收录或不明确的中药饮片的炮制予以规范,从而造成各地区炮制标准不一。未来,随着行业的逐渐规范和监管部门的不断重视,炮制规范将趋于统一化。
 2004年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即被提上议程,但目前仍未开始全面实施。批准文号制度的逐步确立,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中药饮片行业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整体看来,中药饮片实施批准文号管理是未来发展趋势。
2、优势企业向中药材种植、中药材育种等上游行业拓展
中药饮片生产与中药材的种植具有较高关联度,中药材的质量、价格变化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生产。中药材供应稳定性和原料品质优劣是衡量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材属于药品范畴,但在育种、种植环节仍归属于农业。目前,部分优势企业逐渐加大了育种、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通过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中药材种植,以保证中药材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涉入中药材育种、种植领域,提高对中药材资源的控制,从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中药材育种、种植等上游延伸已成为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3、中药饮片产品向绿色、有机、安全方向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药品品质和安全性的日益重视,以经GMP认证和有机认证的中药材为原料炮制的中药饮片将受到市场青睐。
2.6.2 中药饮片市场前景分析
1、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医疗保健意识增强促进中药饮片消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医疗保健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卫生支付能力不断提升。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从2003年的476元增至2016年的1118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2%,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从2003年的116元增至2016年的614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8.16%。随着今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保健支出的提高,中药饮片的消费亦将稳步增长。
2、居民慢性疾病发病率提高将带动中药饮片消费
慢性病是中药饮片的主要治疗领域之一。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2012年,我国有慢性病的确诊患者已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病最突出特点是复杂性,其治疗需要通过全面调理来改善病情。中药以腑脏经脉理论为核心,直接采用天然动植物资源,全面动态地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注重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协调,通过经络沟通,气血灌注,改善人体的内环境,以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中医“欲救其死,勿伤其生”的独特理念;“通过全面调节,恢复机体的和谐有序,合理地治疗慢性综合性疾病”的思维方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的治疗方式已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无论是从医学的本质要求,还是从世界的健康趋势看,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健养生、临床运用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和推广中医药事业都是医药行业的必然趋势。中药饮片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
3、人口老龄化将继续推动中药饮片市场扩容
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阶段,成为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超1亿的国家。截至2013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达13.61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32亿人,占9.70%,较2003年的7.50%上涨了2.2个百分点,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患病率大大高于青壮年,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相对较高。老年人口药品消费占药品总消费的比例已超过50%。未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推进,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进而推动医药市场扩容,增加对中药饮片等药品的消费需求。
4、中医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将为中药饮片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政府积极发展我国中医医疗卫生机构。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加强中医院、中医诊所和中药房建设,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顶尖机构范围,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鼓励使用中药。中医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将促进其上游中药饮片行业快速增长。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