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7 10:08:42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 3 1 项目建设背景1、项目产业发展背景检验检测服务业被定义为八大高技术服务业之一后,面临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应明确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五个具体目标:即

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产业发展背景
检验检测服务业被定义为八大高技术服务业之一后,面临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应明确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五个具体目标:即明晰国有和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边界;加快检验检测服务业资源整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和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即加快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股权多元化改革;营造有利于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强检验检测与认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检验检测相关人才培养;形成各产业与检验检测服务业“双拉动”的增长格局。应以提高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为手段,以检验检测市场属性改革为重点,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背景
借助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前提条件是建立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由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涉及多个相关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成为决定平台绩效的关键因素。许多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平台的管理模式,并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立法,建立和制度保障体系;保障科技基础条件经费投入;促进仪器开放共用和科技信息共享;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和集成创新,开展知识服务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探讨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随后,在2001年,开始启动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试点(气象);2002年,举行中国科学数据共享研讨会;2003年,全面启动国家基础科技条件平台建设;200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发改委、部、部联合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旨在促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文献、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等领域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制定了《中央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其他相关文件正在进行立法调研。这些标志着我国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就地方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而言,除了上海市建立了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外,其他省份也在不断探索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服务当地的科技和,如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甘肃、吉林、北京、天津等省和直辖市都相继建设了科技条件基础平台,重庆市也启动了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伴随着平台建设实践的开展,各地纷纷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总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3、项目政策发展背景
是2013年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关怀下,为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2-2020年)》、《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大力提升县级技术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由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人民政府共同在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基础上搭建的综合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13年10月24日,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框架协议书》,并经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公司组建方案,于2013年12月12日取得法人主体资格的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按照贵阳市局和县人民政府签署的《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框架协议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2013年12月19日,贵阳市局下发《关于对拟开展项目的批复》(筑质技监字【2013】160号),成为贵州省首家集计量检定校准、产品质量检验、特种设备检验、节能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依据贵阳市局下发《关于对拟开展项目的批复》(筑质技监字【2013】160号)开展计量检定校准、产品质量检验、特种设备检验、节能监测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等项目。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检验检测市场发展的需要
标准检测认证服务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和贸易全过程,在现代产业链中不可或缺,是企业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规范有序的重要支撑。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标准、检测、认证这项技术服务已经成为了一个高速成长、潜力巨大的现代服务业新支。相关机构调查结果表明:2015年国内检测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每年以15%增长,预计“十三五”末期将达3000亿元。
目前,服务资源分散、高端大型机构缺乏、资源与需求对接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支撑新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因而政府部门需要引导和支持标准检测认证机构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建设标准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是共享资源、创新检测认证服务机制、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提升北京地区标准检测认证服务水平、促进检测认证服务业国际化、切实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是统筹对接国内外标准检测认证资源与建设需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落实政策要求,服务经济的需要
大力落实政府关于《质量强县实施意见(2012—2020年)》,打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根据国家《国家质检总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强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关于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提出: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技术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从而进一步扶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等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提高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域化工、食品、建筑、加工、农产品、养殖等企业质量计量检验检测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多。没有全面提供质量计量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行各业质量计量检验检测工作严重滞后。特别是我县现有企业100多家,过去生产许可证发放检验、产品检验等都要送到外地进行,质量检验检测滞后,成本增加。随着企业数量将大幅增加,建立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减轻企业负担、缩短检验检测周期,全方位集中为企业提供质量计量检验检测等服务。
3、项目建设符合新形势下大数据、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需要
检验检测行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2.8万余家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出具3亿多份检验检测报告,服务产值达2000多亿元,市场需求巨大,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最具活力的服务业态之一。
传统检验检测服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和挑战,亟需创新升级。以国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为例,这类机构多为质检部门下辖事业单位,人员技术经验积累与外资、民营机构相比有差距,信息化、网络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满足于某一行政区域的政府强制性检验检测任务,业务集中度高但缺乏市场竞争力,市场意识、开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随着质量强国战略和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的深化,面对集团化、市场化改革大势,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意识不强、紧贴用户需求不够、服务效能低下等问题,可能会成为行业的“致命伤”。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在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技能等方面练“内功”,更需在升级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模式上使“大招”。
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经济”发展迅猛,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加快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2015年6月,质检总局科技司召开了互联网+检验检测服务模式研讨会,对检验检测行业的模式升级创新、用户体验和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讨。12月,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质量的关键意见。2016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支树平指出,质检总局从2016年将实施“互联网+质检”行动计划,落实《质检信息化工程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0年)》。
一系列密集政策的出台,彰显出“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借助互联网手段改造提升质检公共服务,让质检技术和数据资源跑上“信息高速路”已成为行业共识。因此,检验检测作为质检行业中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秉持开放心态,放眼未来,主动拥抱互联网,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创新发展。
项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的理念建设该平台,有序引导省内外优质检测认证机构及有实力的科研技术团队入驻该平台。通过该平台改变传统的检测服务模式,构建新型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客户精准化服务,逐步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引领贵州质量计量检测事业的规范化发展。
4、项目建设效果明显
1)质量是产品的根本,检验是质量的保证。加快项目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履行政府监管、确保经济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速发展区、加快崛起的技术支撑。加强贵州系统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2)是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当前,贵州正处于跨越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亟待改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至为关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尤为迫切。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标准、咨询、研发、认证、培训、检验等一系列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服务。能够提供分析诊断服务,帮助改进生产工艺;提供科研服务,服务自主创新;帮助培育品牌,提升企业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提供标准信息服务,制订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争取产业话语权,引领产优化升级。
3)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目前,经济发展已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童提升型转变,人民群众对产品质童的要求己经从满足基本需要型向质量安全型转变。一方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加速应用,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市场繁荣,另一方面农药、兽药、添加剂等的超标使用,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是履行监管职能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必要条件。
4)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的需要。客观来说,检验检测系统存在整体实力不足、体制机制不活,功能发挥不畅的突出问题。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有利于系统梳理区域质监系统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技术支撑力、产业服务力和市场竞争力。
5)顺应改革大局,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己经出台文件,要求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明确提出从三个层面进行整合;一是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部门和行业内部整合:二是推荐具备条件的检测机构进行转企改制:三是推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检测机构整合。
第二章 行业分析
2.1 我国检测行业分析

2.1.1 行业基本情况
检测是指运用专业技术方法对各种产品及其他需要鉴定的物品进行检验、鉴定等的活动。
1、检测行业的产生
最初的产品检测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原动力在于购买方需要了解和掌握所购买产品外在及内在的质量和性能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公众对产品的质量、生活健康水平、生产生活的安全性、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注日益提升,例如,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儿童玩具的重金属物质是否超标、服装鞋帽产品的甲醛是否过量、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新能源产品的节能性和安全性如何等。与此同时,产品本身的结构和性能越来越复杂,单凭经验判断或观察,人们已经难以准确掌握产品质量的全部信息。以产品为例,由弱到强,信息不对称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可观察、可体验、可测评和难测评。
表2-1:产品特性分析

产品特性 可观察 可体验 可测评 难测评
特性说明 产品品质在购买前可以观察 产品品质在消费后可以体验 单个消费者只有付出极高的成本才能知道产品的特性;但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测评获知产品的特性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特质,第三方和消费者在成品中难以发现相关的信息
以农产品为例 新鲜度、外观 品位、保质期 营养、有毒物质 动物福利、公平贸易
从左到右信息不对称程度不断增强
 
2、我国检测行业发展历程
表2-2:我国检测行业发展历程一览
阶段 成果
第一阶段:检验检测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实行对外贸易的统一管制,不断强化对检验检测市场的管制,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对外贸易部下设商品检验总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进出口检验机构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方面得到了初步发展,奠定了市场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 1984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规定国家商检局为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主管机关,各地商检局及其分支机构负责监督管理本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所有业务一律由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还特别规定在中国境内不得设立外国检验机构。
第三阶段: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明确了商检工作的目的是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各地商检机构负责对规定的商品实施强制性检验检测。确定了多种检验主体的合法性,取消了中国境内不允许设立外国检验机构的条款,同时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根据需要,通过考核,认可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第四阶段: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民营检测机构快速发展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改进一步明确,列入国家规定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目录的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检测。进一步明确了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明确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为检验检测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五阶段: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 2005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政府根据加入WTO承诺,允许外资独资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外资检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进入中国检测市场,成为中国检测市场重要部分。
 
3、检测市场的主要分类
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内容的不同,检测行业主要可分为电子电气产品(包括电子信息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及其他产品)、日用消费品(包括玩具、纺织品、服装及鞋材等产品)、食品、药品、新能源产品、农林牧渔、建材家具、交通运输等检测细分市场。我国检测市场按照参与者性质可划分为政府检验检测、企业内部检测与独立第三方检测。
2.1.2 行业发展状况
1、全球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已经趋于完善,并诞生了一批国际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和强大品牌影响力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如瑞士SGS(瑞士通用公证行)、法国BV(必维国际检验集团)、英国Intertek(天祥)等。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得益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其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蓬勃发展,本地综合性检测机构已初步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日益活跃、产品质量标准的持续提升和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全球检测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700亿欧元增长至2014年的1234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01%。
图2-1:2009-2014:年全球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
 
2、我国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检测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专业技术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日益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检测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由2008年的448.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54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91%。
我国检测主要集中于经济相对活跃,对外贸易频繁的区域。根据CNAS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国内校准/检测实验室共6149家。从地域层面来看,其中广东省941家,占比15.30%;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区域的实验室分布也较为广泛,而在西藏、宁夏、海南、青海、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验室分布则相对较少。截至2014年12月31日,CNAS认可的校准/检测实验室地域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2:我国校准/检测实验室地域分布情况
 
3、我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
(1)国有、外资及民营检测机构市场规模
按照检测机构的资本结构,国内市场检测机构可分为国有检测机构、外资检测机构和民营检测机构。
表2-3:我国历年检测机构规模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国有检测机构 57.75% 59.96% 57.12% 55.81% 54.74% 55.31% 54.97%
外资检测机构 32.91% 30.40% 32.51% 32.94% 33.13% 31.53% 30.32%
民营检测机构 9.34% 9.64% 10.37% 11.25% 12.13% 13.17% 14.71%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国有检测机构主要开展政府指定的强制性检测项目,凭借传统垄断优势,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凭借丰富运营经验和强大品牌影响力占据30%以上市场份额,民营检测机构普遍起步较晚,资本实力弱,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本土化的市场策略,扩张能力较强,民营检测机构近年来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而国有检测机构和外资检测机构市场占有率则呈下降趋势。
(2)内销及出口领域检测市场规模
2014年我国内销产品检测业务市场规模为946.7亿元,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为61.24%,出口产品检测业务市场规模为599.2亿元,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为38.76%。
表2-4:2008-2014年国有、外资及民营检测机构内销及出口检测业务市场规模
项目 2008年 2014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国有检测机构 231.5 295.4 346.5 411.2 466.3 609.3 764.3
外资检测机构 9.2 11.7 16.3 24 29.2 42.5 58.2
民营检测机构 19.4 27.1 35 45.2 54.5 81.4 124.2
合计 260.1 334.2 397.8 480.4 550 733.2 946.7
  国有检测机构 27.5 29.8 40.9 50.7 59.6 72.4 85.5
外资检测机构 138.4 153.2 204.2 248.6 289.1 346.1 410.5
民营检测机构 22.5 25.2 35.3 47.9 62 80.9 103.2
合计 188.4 208.2 280.4 347.2 410.7 499.4 599.2
总计 448.5 542.4 678.2 827.6 960.7 1232.60 1545.9
 
由上表可知,内销领域,2014年国有、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市场规模分别为764.3亿元、58.2亿元和124.2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80.73%、6.15%和13.12%,国有检测机构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原因在于内销市场以强制性检测业务为主,而强制性检测业务通常由国有检测机构开展;出口领域,2014年国有、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市场规模分别为85.5亿元、410.5亿元和103.2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14.27%、68.51%和17.22%,其中国有检测机构以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强制性检测为主,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合计占据85.73%的市场份额,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大多聚集在中国沿海地区,业务主要面向出口产品检测市场提供检测服务。
(3)区域检测市场
中国检测服务行业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华北,尤其是华东、华南地区。2014年华东、华南、华北三个区域的市场规模占比为74.01%,其中华东、华南两个区域的市场规模占比为59.11%,而华中、东北和西部地区检测市场规模则较小,这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成熟度、区域企业聚集度以及进出口贸易活跃度相关。
图2-3:2014 年度中国检测服务行业各区域的市场规模
 
注:华东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华南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华北包括北京、山东、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西部包括西南、西北各省市,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中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4)细分检测市场
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内容的不同,检测行业主要可分为电子电气产品(包括电子信息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及其他产品)、日用消费品(包括玩具、纺织品、服装及鞋材等产品)、食品、药品、新能源产品、工业品、农林牧渔、建材家具、交通运输等检测细分市场。
2.2 我国检测市场规模预测
1、我国检测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我国近年来国际贸易规模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继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后,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30万亿美元,其中进口额1.96万亿美元,出口额2.34万亿美元。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我国出口的外部需求环境将有所改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作为全球出口大国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将呈稳步上升态势,至2019年,我国进口、出口总额将分别达3.03万亿美元和3.69万亿美元。快速增长的贸易规模将推动出口产品检测服务市场需求扩张
表2-5:2010-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单位(万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差额
2010 29740.0 15777.5 13962.4 1815.1
2011 36418.6 18983.8 17434.8 1549.0
2012 38671.2 20487.1 18184 2303.0
2013 41589.9 22090 19499.9 2590.1
2014 43030.3 23427.5 19602.9 3824.6
2015 29041.4 16641.1 12400.2 4240.9
 
据预测,2015-2019年,我国检测行业仍将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内销产品检测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97.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57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06%;出口产品检测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732.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44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8%。
2、民营检测机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
随着检测行业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检测机构可开展的检测业务范围和容量将不断扩大,有利于民营检测机构做大做强。
民营检测机构市场占有率将从2015年的16.43%增长至2019年的17.92%,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总体来看,民营检测机构最具活力,在运营成本、文化理念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少数业内领先企业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业务规模和服务质量逐步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得到稳固,面临良好发展态势。
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载体,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我国中小企业面广量大,自主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失为一条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速了技术成果向中小企业现实生产力转化。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碰到的难题之一是特殊设备的问题,这些“精、大、稀”的设备价格昂贵,维护费用高,使用频率低。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和闲置,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2.3 项目区域当前现状与需求预测
目前,域化工、食品、建筑、加工、农产品、养殖等企业质量计量检验检测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多。没有全面提供质量计量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行各业质量计量检验检测工作严重滞后。特别是我县现有企业100多家,过去生产许可证发放检验、产品检验等都要送到外地进行,质量检验检测滞后,成本增加。随着企业数量将大幅增加,建立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减轻企业负担、缩短检验检测周期,全方位集中为企业提供质量计量检验检测等服务。
发展趋势和需求预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由服务企业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艺流程、装备制造、检测和标准化等公共技术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并完善后,将切实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力量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困难,研发和引进技术成本高等技术难题。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将为广大企业提供各类计量检测服务:通过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及时向企业发布技术服务信息及产业发展状况,为企业提供参考信息,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同时还能为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提供服务,提高全员素质。综上所述表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必将促使贵州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4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2.4.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单位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体验,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项目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项目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使之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项目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4.2 推广措施
1、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2、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3、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4、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5、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6、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