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地下停车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7 09:44:31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 3 1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停车状况的尴尬。停车问题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静态交通(车辆停放状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停车状况的尴尬。停车问题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静态交通(车辆停放状态)问题,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车辆行驶状态)而存在的一种交通形态,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停车设施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种车辆的不断增加,对停车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城市里就会出现停车难的一系列问题。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机动车辆平均增长速度在15%-20%,而同时期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的措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趋于集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在城市里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于是出现了要利用空间的理念,城市中开始建设立体建筑、立体交通和立体停车。作为现代大都市的标志,城市中心商住区高楼大厦林立,社区道路、高架交通干道、立交桥和地下铁路,编织出城市立体交通网,汽车的住宅——停车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平面停车向立体停车,由简单的机械车库向计算机管理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立体停车演变,成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观赏性和适合城市环境的建筑。伴随着汽车进入家庭,城市动态、静态交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给停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停车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相关政策的发展要求
1)《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原则,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应考虑土地资源节约使用,鼓励采用 立体和机械式停车设施,体现停车与其他土地功能融合的规划思想。
针对重点商务地区、老旧居住(小)区、大型医院和学校等现状停车供需矛 盾突出的重点地区,制定片区停车综合改善方案,包括挖掘停车潜力、规范停车秩序、调整停车收费、优化交通组织、改善人居环境等综合措施。
2)《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重点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在内部通过挖潜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3)《关于推动交通提质增效提升供给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综合枢纽衔接,建设停车设施工程。以交通枢纽、居住区、商业区、医院、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外围站点配 套建设停车场(P+R),已运营既有线路具备条件的站点加快增 建停车场(P+R)。每年新建公共停车位约 200 万个。
4)《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科学和合理地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力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空间综合效益,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地下资源潜力,形成平战结合、相互连接、四通八达的城市地下空间。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中心城区地下停车场设施建设运营,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合理确定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等形式,制定鼓励地下空间互连互通的相关政策,鼓励开发商提供地下商业空间和地下公共交通设施、出入口和通道等。
5)《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提出鼓励增建公共停车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增建公共停车场可不改变现有用地性质及规划用地性质。增建方式包括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地下空间、既有建筑屋顶、拆除部分既有建筑新建、既有平面停车场改加建等,在符合日照、消防、绿化、环保、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增建后地块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指标可由城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程序依法进行调整。
项目的建设正是在相关政策以及项目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缓解集团总医院停车位紧张,停车供需矛盾问题。
项目地下停车场额建设可充分利用上地资源,发挥空间优势,最大限度地停放车辆,成为解决项目区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2、项目建设能够有效解决交通问题,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政府蔡奇市长相关会议指示精神,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治理交通拥堵,强管理、优服务、增供给,不断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努力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着力提升交通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停车设施建设,解决停车难的社会问题,建议积极引进具备条件的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地下停车设施。
北楼、门诊大厅、东南西楼病房及门诊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因医院内原配置的停车位不足,停车位供需矛盾凸显,严重影响院内交通通行,给医院管理和患者就医造成诸多不便,为方便群众就医,保证医院的良好秩序,在原地上停车场地下改扩建地下停车场项目。
3、项目建设将会对北京地区地下立体停车市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停车市场前景广阔。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既可以大面积使用,也可以见缝插针设置,还能与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和停车楼组合实施,充分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推动城市智能立体停车库的科技产业的发展,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这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尽快改善城市的交通秩序及城市环境质量,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地下停车场的建设能够对当前北京地区发展地下空间建设立体机械车库,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北京地区地下停车事业的发展壮大。
2.1 市场分析
2.1.1 城市发展规划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48.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8.5%。东与石景山、海淀接壤,南与丰台、房山相连,西与河北省涞水、涿鹿为邻,北与昌平和河北省怀来交界。全区以山地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山区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形挺拔高峻、险峰叠嶂。境内有北京市的最高峰东灵山,海拔2303米;次高峰百花山,海拔1990米。境内的主要河流是永定河及其支流清水河,属于海河水系。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定位北京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至2020年: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阶段性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至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治理“大城 市病”取得显著成效,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至2050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京津冀区域 实现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
城市空间结构
—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门头沟、房山、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0个周边城区。
2.1.2 机动车发展态势
  2016年末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71.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9.9万辆。民用汽车548.4万辆,增加13.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52.8万辆,增加12.5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316.2万辆,减少0.3万辆。
图2-1:2013-2016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走势
 
2.1.3 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会带来机动车消费量的变化和使用交通工具的机会变化,停车需求量也会随之改变。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人均停车需求随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长。
(2)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的性质、功能、区位、强度等特点分别对停车需求的性质、强度等都产生影响。例如,城市服务业用地所占比重、城市商业区的规模大小、商业区经营档次高低、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的规模等都与城市停车设施的需求总量有直接关系。
(3)机动车拥有量和车辆出行水平
车辆增长是导致停车需求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每增加一辆汽车,将增加1.1~1.5个停车泊位的需求。停车需求与车辆的出行水平也密切相关。一辆车如不出行,仅需要一个停车泊位,如果一天中出行多次并前往不同的地方,相应的停车设施需求量也会大大增加。从动态角度看,区域内平均机动车流量的大小不仅影响该地区停车设施的总需求量,而且影响停车设施的高峰小时需求量。
(4)交通政策
城市交通政策包括公交优先政策、区域差别化交通政策、小汽车发展引导政策、交通产业引导政策等。每一类交通政策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从而也直接影响停车的需求。例如公交优先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力度、城市停车设施收费政策等都对城市停车需求特别是公共停车需求有直接影响,小汽车发展引导政策直接关系到小汽车的拥有率,从而直接影响停车需求总量。
2.1.4 停车位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城市的通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的同时,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在以更高的增速提升,城市的停车位已明显不能满足车辆停放的需求。
根据车位配比数来说,机动车合理的停位(包括住宅自备车位、单位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与机动车比例应当为1:1.2至1.5,其中公共停车场停车位应该是机动车总数的30%。
根据北楼、门诊大厅、东南西楼病房及门诊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后的车位需求,因,医院内原配置的停车位不足,缺口在500辆。
2.2 建设规模
项目在集团总医院1#综合楼北侧原地上停车场地下改建地下停车场。使用地下面积约2400平方米,深度8米;施工场地体积长60米*宽40米地下*深度8米=19200立方米。为解决解决医院刚需,新增地下三层立体车库,新增停放车位330辆。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